半決賽,DBvs大阪櫻花。
這一場比賽,國內的關注度并不高,畢竟DB已經大勝了沃爾夫斯堡、西班牙人等一眾歐洲豪強,區區一個日本球隊還真入不了大家的法眼。
不過,出人預料的是,日本媒體居然對這場比賽很感興趣。
日本人骨子里有對強者的崇拜,當年麥克阿瑟擔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官時,就有很多日本婦女給他寫信,表示“想給他生猴子”。
日本足球與整個日本社會一樣都是欺軟怕硬的,看不起近鄰中國足球,但對強大的巴西足球卻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當年號稱有數萬日本孩子在巴西學球,甚至有不少日本女人主動嫁給巴西人,以換取“優良的足球基因”。
但一個中國年青教練帶領一支半個隊都是中國人的青年軍卻在巴西大殺四方,完全顛覆了日本人的認知,也吸引了日本人關注的目光。
日本人還有個特點,就是喜歡給強者起一些特別中二的外號。比如經常把日本人打哭的中國乒乓球隊,幾乎每個人都被冠以中二的外號。
張繼科被稱為“帝國絕兇虎”,馬龍號稱“帝國破壞龍”,張怡寧是“無類大魔王”,“最強女帝”鄧亞萍,“歸隱的僧”劉國梁。當然,最中二而又莫名其妙的還得數樊振東,他的外號是“次時代王者兼浴室修理匠”……
現在,被冠以中二外號的待遇終于落到了中國足球人身上。
DB的多名隊員都被日本媒體冠以了中二外號,而主帥高遠更是獲封“帝國最后智者”。
吉川秀仁在日本足壇是備受關注的新銳教練,因此這場球也被日本媒體冠以“帝國最后智者VS日本希望之星”的終極決斗。
高遠當然不知道這些亂七八糟的,但他對這場球卻是十分重視。
作為約戰的對手,高遠認真研究過大阪櫻花之前的比賽。
日本足球是有著鮮明傳控特點的,而大阪櫻花更是將這種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球隊中的每名球員都有極強的傳控能力,每個人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無論是前鋒、中場、后衛都幾乎是一個踢法。
每個人都嚴格執行著教練的戰術安排,像是一群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后衛絕不能開大腳,長傳必須得由固定的球員完成,不到前場30米區域絕不過人……這些預設的程序,讓大阪櫻花的比賽看起來有些無趣,但卻異常的高效。
這是發揮到了極致的整體足球。如果一支球隊的整體攻防可以用ABCD來定級的話,圣保羅州錦標賽的大多數球隊只能評為C級或D級,但大阪櫻花青年軍卻可以被評為A級,甚至是A+。
現代足球講求整體,吉川秀仁帶隊的打法,無疑是站在現代足球食物鏈的頂端。球隊高度統一的傳控理念、整齊劃一的技戰術風格、嚴格到近乎苛刻的執行力、精益求精到極致的技術細節,這些都是高遠帶隊追求的目標。
在整體打法方面,高遠認為自己帶了大半年的DB,距離已經被吉川秀仁打磨了3年的大阪櫻花,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高遠知道自己不會輸,因為足球并不是呆板的公式定理,而是技術、戰術、體能、意志、經驗、心理等諸多因素的綜合比拼。
大阪櫻花也許在某些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但在另外一些方面的短板卻格外明顯。
贏球的關鍵,就是揚長避短!
比賽開始后,如高遠所料,大阪櫻花用他們流暢的傳接配合,占據了場上的控球優勢。
這也是DB在本屆鳶都杯上,第一次控球率不如對手。
這出乎了大多數觀眾的預料,沒想到,可以輕松壓著歐洲一眾豪門青年隊打的DB,竟然會被大阪櫻花這么一塊不起眼的骨頭給卡到。
大阪櫻花的傳接配合行云流水,球在不停的傳導運行之中,讓人目不暇接。
看起來,大阪櫻花的狀態格外出色,但只有吉川秀仁和他的隊員們知道,為了這場比賽的爆發,之前的賽事中他們輪換了主力球員,同時故意壓抑自己的狀態。
開場前10分鐘,吉川秀仁很滿意自己球隊的表現,一絲得意的笑容浮上了他的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