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這位歸海真人當時是六人中修為最高,已到了金丹圓滿,只差一步便能結嬰,卻為了掩護五人,引開了一頭元嬰中期的妖物而不幸身亡。其余五人結嬰以后,為了緬懷摯友而將此地取名為歸海閣。而這位青衫修士就是當時那歸海真人的兒子,在這五人的照拂下,從一個四靈根資質的修士,到了如今的金丹真人。
而且本來如他這般修行到金丹期的修士,所用的應都是一些拔高的方法,早已耗盡了自身潛力,修為理應無法再精進一絲一毫,但是這位歸海道友如今的修為,卻是與張世平一般,都是金丹中期。
只是這說法是真是假張世平就不知道了,他也是聽他人所說,想來若是這位歸海道友真的是四靈根資質的話,那傳聞多半是真的。
“張道友,剛才又上去了幾位道友,他們應該已經開始交換了,道友若想參與,那就得快些上去。”盤坐在蒲團上的青衫修士睜開眼來,指著左邊的樓梯說道。
“那我來得算是剛好,沒有白跑一趟。”張世平朝著青衫修士頷首點頭笑道,總歸來南明島一趟,反正也不急著回去梟風島處理那些雜事。他明白宗門現如今還沒有將他調到南明島這邊的打算,不是因為他實力還不夠,那是因為自己的修為還沒有到達瓶頸期。
不管是人族還是海族或者妖族,只要是修士,在每一層境界的時候,都會遇到屬于自己修行上瓶頸。在低階時候,修士靈根資質好的,想要突破一般只需凝練法力,待精純后的法力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便能突破;靈根差的就需要借助陣法、丹藥這等外力,耗損頗具。
因而張世平在初聞那位青衫修士不過是四靈根資質,卻能結丹的時候,就不禁暗自咋舌,在心中盤算著那五位元嬰修士到底花了多大的心力。靈石暫且不說,因為到這程度靈石多少已經什么用了,更重要的是陣法、丹藥還有助益修行的靈物,算起來便是玄遠宗也會因此極為肉痛,但是更多的絕對不會這般浪費去培養一個沒有潛力的金丹修士。
這也是為何修仙界極為重視靈根的關系。雖說到了元嬰期后,靈根已經沒有多大影響了,更看重得自身的悟性,但是能修到元嬰期的修士,又有哪一個的靈根資質會差到哪里去?這種說法本身的前提就將那些下等靈根的修士,下意識地排除在外了。
張世平含笑朝著歸海道友點了下頭,而后翻手取出了一面烏黑的面具帶上,掩去了面容,且連帶著自身流露出的氣息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才朝著樓梯走去。
這位歸海道友沒有從蒲團上起身,他頷首示意,看著張世平衣袖一揮,身上覆著一層微紅的靈光,通過了樓梯前的禁制后,他收回了目光,又合眼起來。
而那跟著張世平過來的兩具傀儡,在離著墻壁寸許時,便轉身回到了原處。掌柜低頭擺弄著柜臺上的零件,而那伙計則拿起了雞毛撣子,在清理著架子上的些許塵土。
……
……
片刻功夫以后,張世平就已經走到了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