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根基雖不在張國境內,但是國中諸多修行世家,如余下蔡、余、單等七個筑基家族仍以其為首,且分布坐落在張國的各處靈山福地之中。
至于那些煉氣修士所建立的家族,在張國境內就更多了。
只不過這樣偏于一隅之地的小家族,有時候平平安安地能傳承上數百上千年,但是也有時候會遭遇橫禍,在頃刻之間便消亡無存了。可那也是對于修仙界而言,畢竟只要與修士牽扯上關系的,對于凡人皆是高高在上,需要仰望的存在。
張世平騎著白奇在高空中飛馳而過,俯瞰著這個屬于張家所統治的王朝河山,直至到了小風谷附近,靈目催動,只見底下有一座小堡壘修建在谷中林木之間。他拍了下白奇,緩緩飛落而下,一人一虎沿著陳家眾人經年所走出的林間小道上行走這,朝著那堡壘所在走去。
兩百余年前,陳文廣因正陽宗的緣故,從白芒山離去來到世俗之中,在游經了數十年后,年逾百歲,可自身修為仍只是筑基初期后,他自覺修行之路再無半點期望,終于停下了流浪的腳步,在這處小風谷中安定下來。
如此平靜的地生活了好些年,直至有一天陳文廣在小風谷外那一條渝河邊上垂釣時,偶遇到幾個結伴踏青而來的世家小姐,在眾人之中看了笑容爛漫的她,頓覺心動。當時陳文廣雖已是百歲,但是因自身筑基修為的緣故,本身就不顯老,加上一番打理后,看起來就是一位世俗中三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儒士模樣,且氣質更為出眾。
一個已是歷經了不知多多風風雨雨的筑基修士,一個是懵懂天真的少女,陳文廣用三言兩語便輕而易舉地俘獲了佳人芳心。至于戲文中說寫到的那些刁難之事,陳文廣可不是那些寒門農家子,他只是稍微露出點本事,女方親眷那邊高興還來不及,這等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們又怎會有半點為難之意!
因而在經過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兩人便順理成章地結為了夫婦,至此陳家也就這里扎根了,慢慢地傳承下來。
不過那么多年過來,陳家人丁不算太旺,如今在小風谷中修行的陳家修士也就只有三十余人,還有幾個資質好一些的后輩,不甘如此平庸,早已外出,有的游歷各處,有的則拜入了周遭的小宗門內。
眼下陳家這處族地,修為最高的是一個剛踏入煉氣后期的老者,此人年歲已是七八十歲,自身身體機理不復盛況,每一年都在衰弱,所修行的洞府又是小風谷這樣靈氣微薄的地方,如此一來他就更沒有半點筑基的可能。
小風谷位于兩座山峰之間,入口是一處極為狹窄的通道。
張世平走到小道半途,見道路前是一眼看不盡的亂草與灌木,叢生林立,看似就此中斷掉,再無前路。不過他視若無睹,不急不緩地走了過去,穿過了這些草木,前方乃是一處斷崖,懸崖下方是云霧繚繞,幽深險峻。
若是凡人來此,見再無前路,也就原路折返了回去。
而張世平眼中則閃過幾分稱贊之色,這谷外通道是一條不到三尺寬的羊腸小道,兩側斜坡至底大約有十余丈,并不算太深。而在此地的這處幻陣則是與附近地勢相互融合在一塊,掩去了通道位于,又營造了懸崖幽谷的幻象,那些云霧還有草木盡皆栩栩如生,偶有風起則隨其而動,可稱得上是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