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三百一十七了。”張世平答道。
“三百余歲,也不小了,可有想過何時結嬰?想必青禾他們也沒與你說過吧,我們人族修士成嬰的愈早,后面的修行也會順利一些,那些七百歲上下方才勉強結嬰的道友,哪怕再過個數百年,修為也就是那樣而已,縱使到老死的時候,元嬰中期已是頂天了。不過你家老祖秦風倒是個例外,他這人在你這般年歲的時候,也是金丹后期的修為,不過秦道友也不知出于什么考慮,硬壓著不讓結嬰,或許就是這樣子才釀成了后面的慘劇吧。”白玉衡嘆了一聲。
“我倒是不急,等后面再積累一些,多幾分把握再引來元嬰雷劫也不遲。”張世平說道。
“這倒也是,你還年輕。可不能像渡羽一樣,行事如此魯莽,也不與青禾濟豐幾人先說一聲,便冒然渡劫,以致于多耗費了百余年時光,不然以他水靈根的資質,也不至于年過四百了才結嬰。”白玉衡頷首說道。
“多謝真君提點,我這縷神念也差不多了,不能在維系了。下次晚輩再來拜訪真君。”張世平拱手說道。他這縷神念所化的身影愈發地稀薄通透,從前胸可隱約看到后背的山水景色,過了數息后,便隨風消散成點點星光。
白玉衡獨持青竹竿,靜釣著一江水,在張世平那縷神魂消散許久以后,才喃喃自語:
“這小子與他先祖真是像啊。唉,秦道友你就為了一句批言,何以至此?世人迷障皆不自知,好色無膽,好酒無量,好財無能,裝聾作啞,圖本反真。這悟虛之法到頭來,即便是得悟了,可那時人已非己,己更不由心,身又怎會由己?罷了,生死由命。參不透,悟不破,徒之奈何?”
……
……
另一頭,在一座無名小山中,盤坐下一株老樹下的張世平,驀然睜開了雙眼。
自剛才白世瑜身上的那縷神魂被引動的那一剎那,他就已經感知到了。他也沒有把握瞞得過白家那位玉衡真君,只是有些事情一味地懷柔不可取。白家既然先布下了局,那他也要稍微回些顏色,來而不往非禮也,免得自身被他人輕視了。
而當那縷神魂消散了以后,憑借這冥冥之中的聯系,張世平這邊也得知了玉衡真君與他那神魂化身所交談的話。
對于玉衡真君所提及的事情,張世平思索了下,思理下其中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而后這才重新起身,化為一道青虹,朝著濱海城方向飛去。
此行雖然不盡如意,但是這青靈獅子的妖魂已從白家手中換取到。
雖然這不過是一頭大妖初期的獅妖精魂而已,但也算尚可了。
而海外的那幾處獅妖出沒的地方,張世平則打算著先將手頭上的這頭青靈獅子的妖魂融于青霜劍再說。
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至于其中靈性增益,用這頭大妖初期的妖魂自然是比不上那些中期、后期的,但事事哪能順心如意,有一頭與青霜劍相性相合的妖魂就不錯了。
待融靈以后,他再用丹火與神魂多費時日祭煉,靈性自然也就培育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