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卻是有了什么計策?”老道問道,幾個人眼中都露出期待的眼神。
張洛塵道,“那索命無常既然是閻王手下的鬼差,必然要聽命行事,道長那個故事里的吳生,是因為毀壞了閻王的神像所以才會被盯上,我們也只管照葫蘆畫瓢,去找一尊閻王的神像砸了,讓那索命無常來自投羅網就是了。”
洪洲子聽了卻搖了搖頭:“公子啊,事情怕是沒有那么簡單,南周國根本就沒有供奉閻王的廟宇啊,我倒是聽人說起過蜀地似乎是有這樣的廟宇的,不過我們這邊卻是連聽都沒聽說過啊。”
張洛塵聽了不由得一愣,“啊,怎么會這樣,那故事里的破廟——”
洪洲子道,“故事里也是一座無名破廟里的無名神像啊,要知道世人供奉神明都是有所求的,供奉財神可以求財,供奉觀音可以求子,供奉河神可以求雨,供奉佛祖可以求平安,可是供奉這閻王能求什么?難道是求死么?”
張洛塵聽了也是不由得暗自汗顏,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這可怎么整,他皺了皺眉。
“那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沾染上那閻王印呢?比如我若是大罵閻王,會不會引來閻王印?”
老道搖了搖頭,“斷然是不可能的,閻王又不是包打聽,又沒有順風耳,哪能誰罵他一句就立刻能聽到呢,那毀壞了神像的吳生也并非是真的讓閻王知道了,據說有**力的鬼神,有心念感應的能力,若是誠心祈禱,便能得到鬼神的庇佑,而若是做了這惹怒鬼神的事端,自然便有詛咒降身,卻并非出自鬼神本意,更像是一種天地法則,其中的奧秘,我卻也說不清楚。
但不管是庇佑還是詛咒,都需要有神像來作為媒介,否則便是鬼神也不可能感應的到。”
說到這里,那老道忽然眼前一亮,“有了,公子可知道古井通幽的典故?”
張洛塵搖了搖頭,“卻是未曾聽說過,道長不如細細道來。”
洪洲子解釋道,“人們常常以九泉代指陰間冥界,這是因為火為陽,水為陰,水乃陰氣流通之物,因此常常有落水淹死的人化作水鬼,卻從沒有被火燒死的人化為火鬼。
傳說陰間冥界有九泉,這九泉不是普通的泉水,而是幽冥之力的源頭,天下水脈多有聯通,江河湖水奔流入海,而井泉之水則可以溝通九泉之下,乃是魂魄歸于地府的入口。
不過并非所有井泉都有這般功效,只有那些年頭深遠的,由于常常有魂魄途經往來于地府之間,久而久之,便成了進入陰間的通道。
民間多有怪談,若是在井邊說死人壞話,是會被小鬼聽到的,據說多有靈驗,這便是古井通幽的典故了。”
張洛塵聽了卻是頓感驚奇,心說還有這種設定,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么?
“那道長你的意思是不是去井邊罵閻王,然后就能把索命無常引出來了呢?”
洪洲子點了點頭,“正是此意,不過這也只是我的一番猜測而已,到底能否成功,卻尚未可知。”
“道長你以前沒試過?”
洪洲子一臉苦笑,“老道我雖然已經六十有八,年近古稀,可卻還沒有活夠呢,怎敢閑著沒事去做那惹怒鬼神的勾當,公子切莫說笑。”
張洛塵心說也是,誰沒事找事去招惹閻王爺啊,難道嫌命長了。
不過如今為了引出那索命無常,卻是只能試上一試了。
“好,我們就試一試吧,看看有沒有效果,若是實在不行再想別的辦法,子昂兄,麻煩你幫忙找人問問,這洛城哪里有上了年頭的古井。”
秦子昂滿口答應了,立刻就去打聽消息去了,走了沒多一會就回來了,“城西有一口黃帝井,據傳說是當年黃帝南征蚩尤時,途經此地挖的一眼井水,雖說這般扯談的傳說多半是假的,不過那井口想必還是能有些年頭的,應該符合張兄你的要求。”
張洛塵點了點頭,“那我們這便出發吧。”
一行人便朝著城西行去,一邊走又是各種打聽,沒想到這個黃帝井倒還挺有名的,勉強也算是當地的一處名勝古跡了。
到了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一行人卻是終于找到了那黃帝井。
這口井卻是位于城西一處偏僻的空地處,就在了一顆老柳樹的旁邊,長滿了青苔的古井頗有幾分古韻,在井臺旁還立著一塊大青石,上面模糊的刻著黃帝井三個古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