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他多在意戰爭的發展,主要還是想要確定自己的猜想是否會成真。
作為國師,打聽消息還是比較容易的,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他卻是全都獲得了第一手的信息。
姬光派人四處接洽那些勤王兵馬,準備集結一波兵力,奪回失地,前后集結了三萬多人,大概是覺得實力足夠了,便又派遣傳令官,去調動姬軍的兵馬。
讓張洛塵有些意外的是,這個姬軍卻是非常的配合,完全聽從了姬光的調令,帶領兵馬到洛城外與姬光所召集的大軍匯合了,兩兄弟見面之后密談了一晚,也不知道姬光說了什么,第二天姬軍便交出了兵權,承認了姬光的王號。
兩軍合二為一,共有四五萬兵馬,再加上剛剛打贏了守城戰,士氣高昂,便朝著北方一路進軍。
結果半路上遭到了龍驤騎士的突襲,好在姬軍也是常年領兵的悍將,率領已經集結起來的殿前騎軍予以反擊,雙方一場大戰,雙方各有折損,龍驤軍撤退。
不過也因為耽擱的這段時間,中周大軍卻是成功的撤回到了武德關之被。
南周軍成功奪回了兩座縣城,然而當進軍到武德關的時候,卻被擋住了,中周軍雖然損失了一些兵力,但是主力未損,在武德關留下了兩萬守軍,因為城關的優勢,卻是讓南周軍完全沒有辦法攻下來。
而中周軍的主力卻分兵數路,直接掃蕩了北方數縣的南周反抗軍,這樣一來,便徹底將北方的數縣之地納入到了中周的國土之內。
南周軍攻城不利,士氣逐漸低落,姬光甚至還派人回來請張洛塵出手,不過最后卻被張洛塵給婉拒了。
守城戰還好,攻城就免了吧,萬一對面居高臨下的用弩炮給自己來幾發,還是很危險的。
眼看著秋風建起,雙方卻不得不暫時休戰,息了兵戈。
姬光還想打,甚至還喊出了【中周軍奪我土地,掠我臣民,害我父王,此仇不共戴天】的口號。
然而口號喊得再響亮,卻也只是口號而已,戰爭終究沒辦法進行下去,原因也很簡單——沒錢了。
打仗就要花錢,雖說是國境內做戰,不需要勞師遠征,但光是之前傷亡的撫恤,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因為打了勝仗,還要給士兵們犒賞。
各路勤王兵馬雖說沒怎么參戰,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是,好歹得給點開拔費。
林林總總,國庫頓時就空了一半。
因為戰爭的關系難民需要安頓,國王死了要發喪,新王繼位要搞登基典禮,這也都是花錢的地方。
而且秋收也快到了,總不能耽誤了農時,畢竟是封建社會,生產力沒那么發達,要是沒糧食吃可是要餓死人的。
于是乎盡管不平不忿,但還是只能放棄攻打武德關,將軍隊撤回了武德關南邊三十里遠的武德縣。
這個縣本來是武德關的后勤基地,城池算不上高大,被中周國放棄了,現在卻成了南周國的前線。
雙方各自陳兵兩萬彼此防備,其余的軍隊卻都只能盡快遣散,回去收糧食去了。
再開戰的話,至少就要等到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