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結束之后,戰果基本符合黃尚的利益,劉關張死了,袁紹和袁術也死于亂軍之中,俘虜三十多萬兵將,其中甚至包括曹老板。
這曹老板不愧是亂世奸雄,一聽敵軍喊著投降不殺,而且真的沒殺,趕緊就丟掉兵器,抱頭投降了。
之后他看到那些騎兵追著逃跑的袁紹和袁術殺,最后這兩兄弟先后死于亂軍之中,曹老板就一個勁兒的后怕和慶幸。
幸好自己投降早,不然下場就和袁紹他們一樣了。
但是對于從小玩到大的交情,袁紹和袁術就這么死了,曹老板難免悲從中來:“嗚呼本初兄,嗚呼公路兄……”
……
這一場絕對的大勝,并沒有讓呂布覺得如何高興,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呂布看著那些長得一個比一個普通,正在有條不紊的指揮手下看管俘虜的將領們,心中戰意熊熊。
他們便是萬歲的親兵嗎?萬歲有如此手段,教出此等兵將也是理所當然。只是與呂某相比,不知誰更強?
三日后,大軍得勝歸來,那三十萬聯軍部隊被打散后編入軍中,其中五千人優先被高順挑走,這是黃尚的命令,讓他訓練五千陷陣營,為以后掃平不臣做準備。
剩下的五萬步兵,外加一萬西涼騎兵被張遼帶走,訓練之后以拱衛京師。
還有二十多萬被挑剩下的,這些直接交給豆兵,進行勞動改造和政治思想改造。
古代的交通總是一言難盡,這也是許多地方勢力敢自立為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凡中央王朝不夠強勢,那些偏遠的地方勢力是真敢獨立,尤其是山多水多、易守難攻的地方,中央王朝很難派兵討伐。
黃尚現在是篡漢自立,他知道未來數年內都會是戰亂連連,所以他必須把自己的地盤建設好,吏治要清明,兵馬錢糧要足備,還要有很多能吸引人才和人口的東西,就比如造紙術和印刷術,還有一年三熟的水稻種子,又香又甜的大蘋果。
以及二十年后足以改變天下大勢的義務教育。
到了古代,黃尚最喜歡干的就是刨世家的根。那些自以為有點文化就能壟斷官場的士族,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寫。
至于呂布。
作為統領天下兵馬的大將軍,黃尚給他安排的工作就是討伐不臣,反正呂布最喜歡在戰場上顯露神威,既然如此,就讓他在戰場上體現他的價值好了。
黃尚不會擔心功高震主,會給他足夠的‘信任’,反正呂布都發過誓了,沒啥好怕的。
現在黃尚的地盤還有點小,只占據了洛陽城以及周邊幾個關卡和城鎮,黃尚下一步除了發展自身之外,首重搶奪地盤。
這次十八路諸侯被一舉殲滅,正是收服地盤的大好時機。
武力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武力確實能解決大多數問題,黃尚這邊直接派了官員去接收那十八路諸侯的地盤。
順利接收最好,要是有殘余勢力敢反抗,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與此同時,那些參與討伐董卓,被抓的頭頭腦腦們,正在接受黃尚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