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位明君,一個來自現代的基建狂魔,眼看政局漸漸穩定下來,黃尚一邊向天下諸侯發勸降表,以此確認哪里不用打?哪里必須打?
另一方面,以洛陽為中心的基建工程排上了日程。
黃尚對華夏的地質有很深的了解,他知道哪里有礦?哪里有油?也知道怎么加以利用,但一切從零開始,總是需要耗費無數的準備工作。
好在他已經習慣了,反正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先把糧食種出來,然后開設工廠,招募工人,石灰廠、磚瓦廠之類的先搞起來,然后按照城市規劃,修橋鋪路,建設房屋。
未來幾年的年景都不會很好,尤其是北方的黃巾余孽鬧得厲害,曹老板起家的青州兵就是攻破了青州的三十萬黃巾賊收編的,另外還有躲在冀州大山里的張燕,也是一支為數眾多的黃巾余孽。
這些統統收編,然后給他們分發土地,不管是種田還是做工,都比當賊寇強的多。
因為有黃天這個年號,黃尚也是特意給多支黃巾賊寇那邊發去了招降書,告訴他們以后黃室天下會讓百姓安居樂業,希望他們能夠歸降朝廷,以后好好做一個良家百姓,也好為后世子孫留個好名聲。
這番話直戳這些黃巾余孽的心房,他們為什么加入黃巾?還不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想要有口飯吃嗎!現在有人給他們吃飽飯,安居樂業的機會,他們又怎會不心動?
但是真正讓他們下定決心歸降的原因,還是在招降書最后的那一行小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這還有什么好猶豫的?無數黃巾將領紛紛上表投降,只希望黃尚能好好安置他們,讓他們能過上吃飽穿暖的太平日子。
黃尚接受了他們的歸降,然后派人來將他們安置到了附近的縣城,在登記造冊之后,給他們分發了土地和糧食種子,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之下,用新式農具深耕土地,種植糧食,但在此之前,這些青壯為了讓家人吃飽飯,紛紛接受了朝廷安排的工作。
因為是黃尚親自派人下去監督,所以地方官員不敢搞幺蛾子。剛開始也有搞的,但被夷了三族,一連十余起被公告天下后,黃尚治內的地方官員再沒人敢這么干了。
錢財雖好,也要有命花才行,更不要說還會連累三族,在這個氏族超越國家的時代,沒有哪個人敢做這種連累家族的事。
亂世用重典,黃尚很清楚這是一個需要重塑國格的時代,他已經做好了用兩百年時間把黃朝建設成現代化的強大國家的計劃和準備,決不能在開局階段停滯不前。
黃巾們變成良民之后,生活的確在肉眼可見的變好,至少他們真的能吃飽飯了,尤其是黃尚派來發給他們的糧種,短短幾個月之后,他們就有了巨大的收獲。
當看到土豆、地瓜、玉米、大豆、花生等等成熟、收獲之后的產量,所有人都驚呆了。
土豆畝產三千多斤,地瓜畝產兩千多斤,玉米畝產也有上千斤。只這三種糧食,就讓所有農家流下了熱淚。
他們知道,以后真的不用再餓肚子了。
至于大豆和花生,畝產量雖然沒有超過千斤,但花生的畝產量也有八百多斤,大豆畝產量最低,只有三百多斤。
不過黃尚讓他們種花生和大豆,可不是為了當糧食吃,而是為了榨油。
人要吃胖,一定要有油水,不管是大豆油還是花生油,都是非常優質的油水來源,別的不說,沒有油,許多美食就沒法做,就比如炒菜,就比如油炸食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