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從顧校長,到吳副校長,以及下面辦公室的頭頭腦腦都拿起了眼前的材料。
結果這不看不要緊。
一看就開啟了他們對于大學生創業的全新認知。
吳副校長首先和身邊人小聲確認了下:“咱們科技園建園至今,還沒有哪家公司能在短短一個多月內,業務做到這般高度的吧?”
近千萬的流水,利潤……雖然沒有提,但已經很驚人了。
單看這賬面的數據,甚至超過某些依托國家基金的科技項目,以及合作共建的科技創業公司了。
確認了這一點,吳副校長打斷柳可卿的匯報,直接問起道:“吳牧,你能保證這些賬面數據的真實性嗎?”
吳牧挺起腰桿,滿臉自信地道:“當然可以,吳副校長。打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柳書記就教導我,一定要管理好賬目,不弄虛作假。”
柳可卿美眸一亮:他竟然把這功勞安在自己頭上。
雖然有些落入俗套,但是不乏用心良苦。
吳副校長沉吟道:“看來小柳書記在這方面工作做得不錯。當然,能取得這般驕人的成績,也離不開吳牧你的天賦和努力。”
一開口就是極高的評價。
柳可卿表面上不動聲色,心底卻是美滋滋的。
吳牧應對自如道:“謝謝吳副校長的肯定,我和我的團隊會在柳書記的指導下,更加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績。”
“那下一步,你們打算怎么做?”吳副校長很自然地展開,“都說創業難,守業更難。這方面你是如何打算的?”
吳牧思忖著道:“顧校長,吳副校長,各位領導,這方面我和柳書記深入地討論過,她給了我極大的啟發和幫助。”
“總結下來,就兩點。一是實現產品的完全品牌化,樹立品牌意識;二是在市場推廣上雙管齊下……”
一通分析下來,洋洋灑灑,一點磕絆都沒有。
不僅聽得一眾校領導們頻頻點頭,就連柳可卿都聽呆了。
這完全是脫稿演講了。
柳可卿翻了翻手頭的材料,想要找到相關的內容。
然而并沒有。
這意味著吳牧完全是即興發揮。
怯場,緊張,不存在的。
這樣的表現,甚至讓柳可卿都自愧不如。
吳副校長聽完之后,饒有興致地和身邊的顧校長商量起:“顧老,我覺得我們可以把這個項目作為校方重點扶持項目,往上推一推。”
這一問,柳可卿的心頓時提溜起來了。
她之所以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帶著吳牧過來匯報工作,就著奔著這事來的。
然而吳牧卻清楚,顧校長這一關,恐怕沒那么好過。
果不其然,下一刻,顧校長摘掉眼鏡道:“我問一個問題,在這個項目中,有什么技術創新點值得關注的么?”
柳可卿心里一突,這的確是她指導過程中所忽視的環節。
更何況,想借用東海大學的招牌,沒點技術含量,怎么能行?
吳牧聽到這個問題,并不意外。
老顧要是不提這個問題,那他就不是學術和技術方面的老學究了。
“顧校長,吳副校長,天安現在公司雖小,但也一直注重積累和創新。這是我們在8款機箱設計上申請的外觀專利,目前正在走審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