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下山時的態度,還有最后的結果,就知道這家伙其實就不是真來為商紂滅妖的……”
敖云心想到書中,那云中子駕云見到朝歌妖氣沖天,感嘆如若此妖不早除,必成大患,出家人慈悲為懷,怎么忍得住。
嘴上說著必成大患,卻只是拿了根老枯松枝,雕了一把木劍拿去除妖。
連門下童兒都疑惑問,為何不用斬妖寶劍。
他卻笑道,“區區千年老狐,豈足當我寶劍!”
云中子去到王宮,一陣高調顯擺,將紂王唬的一愣一愣的,對其敬重有加,口稱先生。
然后拿出雕刻好的木劍,讓紂王掛在宮中三日,就能將妖物除掉。
紂王拿了木劍,就命人去掛在了宮中閣樓之上。
果然劍掛上去后,妲己就昏昏欲睡,如同染病了一般。
紂王見愛妃如此,連忙詢問。
妲己卻說,是因為見到閣樓之上一寶劍高懸,不覺驚出一身冷汗,竟得此危癥。
然后淚流滿面,深情告白,說恐怕再也不能服侍紂王。
紂王聽后,又驚又怒,憐惜不已,含淚說被那方士騙了,說什么宮中有妖物,卻不想竟是要害我的美人兒。
隨后立馬就讓人將劍燒了。
以上這些內容,看上去就是紂王不知好歹,將云中子的好心當作了驢肝肺。
但結合云中子進劍這一回,最后的評語來看,那可就有意思了。
這一回最后的評語是怎么說的,
‘紂王不焚此寶劍,還是商家天下,只因焚了此劍,妖氣綿固深宮,把紂王纏得顛倒錯亂,荒了朝政,人離天怨,白白將天下失于西伯,此也是天意合該如此。’
意思就是,就因為紂王燒了寶劍,才會失了王朝,這就是天意。
另一層意思就是,這可不是我闡教金仙不悲天憫人,而是你紂王不知好歹,這就是天意不可違。
看了這最后的天意結論,再回去看云中子出山,味道可就不同了。
堂堂一個金仙,明明能夠隨手就將妖物滅殺,連他自己都說了,區區千年老狐,連讓他出斬妖劍都不配。
就算他真的覺得狐妖不配他出劍,但也沒必要隨手用枯松枝弄把木劍去糊弄紂王吧。
而且那木劍的威能,還弱的可笑。
掛上去后,也就是讓妲己昏昏欲睡,就像是得病了一般,但卻又毫不影響妲己在紂王面前演戲。
而且一個金仙弄出來除小妖的法寶,硬是要掛上三天,才能夠見效。
云中子要真就這點手段,恐怕金仙的臉都要給他丟光了。
至于說云中子又不欠紂王的,能出手已經算不錯了。
那就問,如果你不想認真除妖,大張旗鼓去朝歌,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覲見紂王干什么?
人家紂王聽說他乃是得道高人,敬重有加,口稱先生,還極力邀請他入朝為官。
那時的紂王,一點暴虐昏君模樣都沒有,表現出來的就是對能人異士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