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帝王,在使用一些明顯會背罵名的決策時,最喜歡的就是找一些弄臣來背鍋。
不然以小小弄臣的身份,要是沒有帝王授意,有什么膽量敢和四大諸侯這種實權諸侯作對。
紂王其實早就對四大諸侯有了戒心,想要以絕后患。
所以就將四大諸侯召來,以姜皇后意圖行刺為借口,要把姜桓楚極刑處死。
其他三名諸侯一聽,只覺唇亡齒寒,連忙幫姜桓楚求情。
哪知紂王不但不給面子,還直接說他們都是同伙,要將四人全都處死。
這下可嚇壞了所有人,文武百官連忙勸阻求情。
北伯侯崇侯虎第一個被赦免,這家伙其實一直是個墻頭草,眼見紂王認真了,立馬就慫了。
西伯侯姬昌,則被黃飛虎等一票實權大臣死保,就連紂王都不得不改變注意,暫時赦免死罪。
其實在比干等人說出,姬昌四方瞻仰,稱為西方圣人的時候,就注定了黃飛虎、比干等人要被清洗。
紂王正在努力削弱各諸侯實權,增強中央政權,好嘛,中央朝廷中這些大臣,卻和地方諸侯關系莫逆。
黃飛虎作為手握兵權的武成王,不但不站在紂王一邊,還向著地方諸侯。
當凡是有點能力的君王,都不會允許這種臣子存在。
所以黃飛虎包括其妹妹黃貴妃被清理,在黃飛虎不要命的幫姬昌求情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
說到底,紂王看似昏庸的胡亂殺大臣,其實其中卻是有著種種原因。
當然,他殘暴酷烈的手段也是假不了的。
所以說,就算是沒有蘇妲己魅惑,紂王和這些大臣和諸侯之間,也絕對是要有一場你死我活的爭斗的。
只不過九尾狐化為的蘇妲己入宮了以后,讓紂王原本就有些扭曲的性格,更加的扭曲。
讓紂王的手段變得越發的殘暴酷烈,不計后果。
女媧娘娘說,商紂還有二十多年氣運,她派九尾狐等三妖去,就是為了縮短商紂氣運。
其實這縮短的,乃是商紂和諸侯之間動手的時間。
雖然商紂終究要和眾諸侯有一戰,但要是他不那么激進,從容發展二十幾年,不要一下子得罪那多么諸侯,而是分而擊破。
最終的結局,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一開始說什么只有二十多年氣運的說法,就是瞎扯。
明顯就是他們幾個大佬,都支持西周,所以才說商紂氣數不多。
當然,氣運這種東西,就是天下大勢。
紂王在激進得罪了那么多大佬還不自知的時候,氣數確實是快沒了。
但如果沒有這些大佬干涉,要說他和西周等諸侯之間的爭斗一定會失敗,那還真不一定。
此時敖云心在云中子的木劍上動了手腳,使得蘇妲己露出了九尾狐原形。
雖說是改變了某些事件,但是整體局勢其實并沒有多大的改變。
甚至因為蘇妲己露出了狐貍原形,還加快了紂王想要向各路諸侯發難的時間。
當然,沒有了蘇妲己的攛掇和挑唆,紂王就不會再那么暴虐,一些朝堂上的大臣和一些諸侯,就不會完全得罪光。
比如此時那姜皇后就沒有被逼死,所以紂王和東伯侯姜桓楚就還沒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而北伯侯崇侯虎,本來就是墻頭草。
所以此時的紂王,四大諸侯中,起碼還可以拉攏到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