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現在為什么看不到了呢?”
“因為...我們不會制作。”
趙括搖了搖頭,沒有糾結于木鳥,他繼續說道:“如今的竹簡,太過笨重,我聽聞,可以用樹皮,麻等物品制作出更加便捷的東西,用來書寫,可是我并不知道這是怎么做的,故而想要跟二三子請教。”,趙括將自己能想到的一些發明物都說給了這些墨者們,并且認真的說道:“我想請二三子幫助我,做出這些東西來。”
“無論是原料,是人手,還是其他什么,我都可以全力幫忙。”
趙括說的很誠懇,不像是為了挖苦墨者,也不像是要為難他們...墨者們面面相覷,只有秦墨認真的說道:“我們一定會完成您的吩咐。”,趙括搖著頭,又說道:“我不是吩咐,我是請求...我所說的這些東西,除卻墨者,是沒有人可以幫忙做出來的,自從墨子逝世之后,無論是在科技研發,還是在學術思想上,墨家都沒有什么太大的進步。”
“何況墨家在國內,只是幫助制作各類工具,這些工具,其他匠人也能做出來,君王將墨者們當作簡單的匠人,這是不對的,我心里的墨者,不只是能做出完善的機械,而且是能研發出更先進的機械,能走在時代的最前沿,便于百姓,便于國家,若是墨家能夠不斷的研發出各種有用的東西,各國的君王是否會更加的重視墨家呢?”
“是否會資助墨家,甚至是為墨者提供一個地方,提供原料,提供人手,來讓墨者們為自己研發出更先進的東西,來形成對外的科技優勢呢?”
“這種先進也不只是在器械上,墨子的成就,在數學,力,光等方面,這種研發,可以是在任何一種領域,哪怕是做出了一個全新的飯菜,培育出一種全新的果實,這也是可以的,墨子曾說:學術的意義在于對國家的幫助上。楚墨拿著劍在鄉野游蕩,齊墨去找貴者辯論,秦墨在秦國擔任匠人,怎么樣才是對國家最有用的學說呢?”
除卻韓非,沒有人知道趙括跟墨者們說了什么,他們只知道,墨者們走出學室的時候,顯得有些沉默,他們之間原先的那種矛盾,幾乎也減少了很多,有幾個齊墨離去了,而其余墨者都沒有離開,他們就在學室之外住了下來,整日游蕩在外,有的伐木,有的打鐵,讓人完全看不透他們在做什么。
當然,他們三家的矛盾并沒有因此而結束,在閑暇時日里,還是能聽到他們三派在爭吵。
馬服鄉里,各派的學者們互相探討著,或者一同用食,爭吵。儒家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了邯鄲,浩浩蕩蕩的儒者們,圍繞在一架牛車的周圍,荀子不愿意跟這些人一同進去,他讓眾人先前往馬服,只是留下了一個弟子駕車,便慢悠悠的打量著自己的家鄉,不急不慢的朝著馬服趕去。
荀子對于自己的家鄉,還是有著別樣的情感,自從他上次離開之后,趙國又變得有些不同了,他看到那些百姓們臉上的笑容,看到了那些酷似秦國的官吏們,正在鄉野里忙碌著,這一切,都讓荀子那么的開心。他對駕車的弟子說道:“斯..我常因為自己對趙國沒有什么貢獻而自責,如今,我更是為這件事而愧疚。”
“老師的貢獻在于全天下,不只是在趙國。”
“我連為這片生育我的土地都沒有能做出什么貢獻,又怎么敢提對天下的貢獻呢?”,荀子搖著頭,他忽然說道:“請你記住,我所教授給你的學問,是可以治理天下的學問,一個人知道了更多的道理,他當然能改變自己惡劣的性格,轉變為圣人,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有的人只是掌握了治國能力,卻并沒有去學習任何施展能力的品德,故而貢獻少于他所造成的危害...”
“我所說的學習,不只是學習本領,更是一種對自身的彌補,對個體的完善,若是做不到這一點,縱然有再大的學問,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