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的命令是一邊修路一邊推進,趙康甚至還準備在這里修建一條水渠,就喚作靈渠,這條渠道修建完畢后,一定能解決很多問題,糧食也不會再困擾前方的軍隊,前往打仗,卻開始修建渠道,這樣的行為,也就趙康能做得出來,他就像是西南地區的太守,不像是一位前來征服的將軍。
面對趙康的這些命令,王賁倒是沒有什么別的想法,趙康這是想要慢慢吃下西南,王賁也就帶著軍隊保護民夫,讓他們能夠快些完成那些工程,而深入敵境的屠睢將軍,就有些無法忍受了。他不明白,面對這樣虛弱的敵人,趙康為什么要如此謹慎,為什么要耗費這么長的時間,按著趙康的想法,道路水渠修建完,那不是要等個兩三年的時間嗎?
不過就是幾萬人的蠻夷,何必呢??
他太過深入,因為士卒們非常不習慣這里的氣候,導致將士們出現了大量的死傷,這讓屠睢非常的憤怒,趙康讓他撤出,可是他又不想放棄如今的優勢,撤出之后繼續對峙?還不是一樣要死人嗎?還會死得更多,屠睢決定,趁著敵人的首領戰死,直接進攻西越,將百越連忙的主干徹底消滅,結束這痛苦的戰爭。
任囂向來就是對屠睢唯命是從,沒有多說什么,反而是軍中的年輕校尉趙佗,前來拜見屠睢,年輕人說道:“我聽聞,用愚鈍的斧頭揮砍一百次,砍斷了一顆大樹,這樣的做法沒有效率,又容易讓斧頭斷裂。如今馬服君在各地修建道路,在山里開道,這就是在磨礪斧頭,您應該聽從他的命令,不能冒然出擊啊。”
屠睢非常的生氣,他嚴厲的批評道;“還沒有長大的孩子能知道什么道理呢?!”
趙佗無奈,便上書趙康,希望他能制止屠睢將軍的做法。
在趙佗勸誡無果之后,屠睢直接發動了對西越的總攻,他依靠著秦人這些年來山地里的作戰經驗,一路擊敗了數個想要阻擋他的越人軍隊,經過與趙佗所想的不同,這些越人一觸即潰,看起來就好像是首領的死讓他們失去了所有的戰斗力,在秦軍面前,他們甚至都沒有辦法抵抗片刻,不斷的潰敗。
而這樣的潰敗,大大加強的屠睢的信心,經歷了無數次的追擊后,他甚至殺到了西越原先的駐地,并且將這里全部攻占,隨即,他沿著對方撤退的方向,繼續追擊,到這個時候,連趙佗也沒有辦法勸說他了,畢竟戰局是如此的有利,西越即將就要覆滅,西越覆滅之后,百越就相當于失去了中間力量,再也無法抵抗。
屠睢將軍連戰連捷,完全沒有想過,這是否會是越人的奸計,這些年里與越人的作戰經驗告訴他,越人的戰場非常的落后,他們的將軍什么也不懂,就是伏擊都是漏洞百出,這種人怎么會想出什么策略來呢,至于游擊戰,直接被他當作是越人的山地戰經驗,并沒有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