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攪,說道:“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這才開始給嬰兒洗澡。
孩子受涼一哭,不但不犯忌諱,反認為吉祥,謂之“響盆”。一邊洗,一邊念叨祝詞,什么“先洗頭,作王侯;后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
隨后,用艾葉球兒點著,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嬰兒腦門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給嬰兒梳頭打扮一下,說什么“三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左描眉,右打鬢,找個媳婦女婿準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說話免丟丑。”
用雞蛋往嬰兒臉上滾滾,說什么:“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
洗罷,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蔥往身上輕輕打三下,說:“一打聰明,“聰”與“蔥”諧音,二打靈俐。”隨后叫人把蔥扔在房頂上,有祝愿小孩將來聰明絕頂之意。
拿起秤砣幾比劃,說:“秤砣雖小壓千斤,祝愿小孩長大后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拿起鎖頭三比劃,說:長大啦,頭緊、腳緊、手緊。祝愿小孩長大后穩重、謹慎。
再把嬰兒托在茶盤里,用本家事先準備好的金銀錁子或首飾往嬰兒身上一掖,說:“左掖金,右掖銀,花不了,賞下人”,祝愿小孩長大后,福大祿大財命大。
最后用小鏡子往嬰兒屁股上一照,說:“用寶鏡,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凈”。最有趣的是,把幾朵紙制的石榴花往烘籠兒里一篩,說道:“梔子花、茉莉花、桃、杏、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兒的……”
祝愿小孩不出或少出天花,沒災沒病地健康成長。
這一套洗三下來看得陶家三口目瞪口呆,聽得更是一愣一愣的。
原來這洗三禮有這么多講究啊!
這么多人,估計這城里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
&*&
待儀式結束,陶七妮他們也告辭離開,“終于回家嘍!”陶七妮趕著馬車高興地說道。
“這么高興啊?”陶十五看著她好笑地說道。
“當然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陶七妮回頭看了他們一眼道,“在家里怎么舒服怎么來。”
“那你不早點兒回來。”沈氏清亮的雙眸看著她笑道。
“我也想,可鐘姐姐不放人。”陶七妮聞言笑了笑道。
“生的時候順利吧!”沈氏看著她關心地問道。
“順利,非常的順利,鐘姐姐到了準備好的產房,不到一個時辰就生了。”陶七妮搖頭輕笑道。
“怎么會這么快?”沈氏驚訝地看著她說道。
“鐘姐姐太緊張了,謊報了軍情,搞得到真生的時候不敢出聲了。”陶七妮哭笑不得地說道。
“俺的天,幸虧沒事。”沈氏聞言雙手合十拜拜道。
“是啊!快被鐘姐姐給嚇死了。”陶七妮心有余悸地說道,“謝天謝地,平安無事!”話鋒一轉道,“家里沒事吧!”
“沒事,好著呢!”陶十五樂呵呵地說道,“你前后半個多月,能有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