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一點,就是現在的鹽特別的貴,因為生產力水平低下,產鹽主要是來自海鹽、井鹽、池鹽。
現在的鹽,很多時候,等于黃金。為了黃金,可以掘地三尺,為了鹽,當然也可以掘地三尺的。
一個地方,可能有鹽,就算可能白費時間,人們也有愿意挖百米深的。
交通不便,造成鹽的價格很高。
陸路運輸效率比較低,時間成本高,一路人吃馬喂,消耗太大。
現在有漕運,還是方便了許多。
在勘察和以后開鑿鹽井,制鹽的相處后,陶七妮知道了為何姚長生如此推崇齊志遠。
確實在辦差中實在太能干了,無論陶七妮提出怎樣的要求,他都能圓滿的達成,沒有任何的怨言。
是問這樣的同事誰不喜歡呢!
只是這全靠手工的煮鹽工藝實在又慢又不容易,這種工藝,將鹽井中的鹽水取出經過簡單的沉淀以后,舀入鐵鍋中熬煮。通過水份的蒸發來獲得食鹽。
然而因為鹽水當中還含有鈣鎂離子等多種雜質,所以不能直接把水煮干。在實際的操作流程中,當鹽水揮發到一定的程度,食鹽顆粒大量結晶析出時,就要把鍋里的鹽粒撈出,置于旁邊已經備好的簸箕之內瀝干水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可供食用的鹽。
不過,此時這種經過簡單控干水份的散鹽,還只能被稱之為半成品而已。而且含雜質量太高,鹽黑乎乎的。還需要后續的加工,再將熬煮好的散鹽緊壓成具有一定份量的坨坨鹽,才算得上是貨真價實的食鹽。把散鹽緊壓成堅硬如鐵的坨坨鹽,才能被遠距離的運輸和保存。
現在制鹽費時、費力,且效率低下。
然而在齊志遠眼里經過陶七妮種種操作后,那就是神奇的存在,鹽變的雪白味美。
陶七妮在制鹽時,用的方法是煎煮食鹽的更耐高溫的夾砂陶器,通過用火煮制,從而獲得更多的,鹽質較為潔凈的結晶鹽體,加上進一步提純去掉雜質,就看到了潔白的鹽粒了。
看起來并沒有那么難,很容易上手,鹽產出的比自己想象的多,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齊志遠看著潔白的鹽粒制出來后,高興的如孩子似的。
&*&
楚九與姚長生迫切的想早點兒到家,所以兩人無所顧忌,除了不得已讓馬兒休息,補充體力,飲馬,喂馬。
他們倆幾乎是不眠不休的趕路,一路疾馳趕到了廬州。
“總算到家了。”楚九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將馬兒交給了門口的小廝。
兩人一前一后進了帥府,姚長生去客房找泰山大人。
楚九直接去了后堂,當鐘毓秀看見風塵仆仆的他時驚得說不出話來,“你……你怎么回來了?”時間上也太快了,“是沒有收獲嗎?”
“不不不,收獲超出預期了。”楚九激動的雙頰紅紅的看著她高興地說道。
“怎么回事?”鐘毓秀上前拉著他的手坐下來道,“快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