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姚長生溫潤的雙眸看著陶七妮溫柔地問道。
“嗯!改善生活啊!”陶七妮笑瞇瞇地看著他說道,“讓生活更加的方便。”
“你這小腦袋瓜里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姚長生伸手在她額頭上彈了個爆栗。
“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進,改進。”陶七妮眨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他無辜地說道,“你看見的那樣東西是脫離書本的,絕對找得到原形。”
姚長生聞言勾起唇角微微一笑道,“是啦!是啦!”寵溺地看著她笑道,“等平定了襄陽我會給你找工匠的。”隨即又謹慎地說道,“不過襄陽終究城小,工匠不論是技藝還是名氣方面要略遜一些。”
“只要會就行,一起研究共同改進唄!”陶七妮無所謂地說道,清澈的眼底跳動著華光。
“成,我給你找找。”姚長生拉著她的手輕輕地搖著,“這雞以后怎么辦?”
“下蛋唄!吃的好下蛋應該又好又快。”陶七妮邊走邊漫不經心地說道,“等過年都在賣了換錢。”
“賣了。”姚長生挑眉看著她說道,“那不是說要端上餐桌了。”
“對啊!”陶七妮聞聲看向他悲憫的目光道,“怎么不舍得。”
“是不舍得,怎么說也是滅蝗的功臣,就這樣成了盤中餐。”姚長生老實地點點頭道。
“以前是我,現在換成你了。”陶七妮目光暖暖地看著他說道。
“跟著你這心都變得柔軟了。”姚長生黝黑的雙眸看著溫柔地說道,最重要的是他想積德,為上輩子恕罪,更希望這輩子長長久久。
“矯情,那你別吃。”陶七妮沒好氣的看著他優雅地翻了個白眼道。
“那不行,它們完成任務,功成身退。”姚長生想也不想地說道。
“呵呵……”陶七妮微微扭頭看著他說道,“走了,快回家,中午都沒怎么吃。”
兩人加快了腳步朝家走。
&*&
五天后姚長生帶著鐘毓秀挑選好的鐵匠上路了。
陶七妮目送他們的馬車消失在眼前,才抬腳去了農場,繼續帶著雞群適應工作環境。
待它們熟悉后,正式開啟滅蝗攻堅戰,經過十多天的治理,這廬州城外的蝗蟲密度從原來每平方米三十多個驟降到了七個,生態也恢復了平衡。
陶七妮擔心的蝗災終于在雞群和全城百姓共同努力下總算殲滅了。
殲滅了蝗蟲又投入到了龍口奪糧搶夏收。
一場夏收下來,累得人能脫層皮。
不過算下來畝產,哈哈……畝產突破了三百斤,一個個樂的眼睛彎成了月牙。
鄭通向上面請示了一下,如此豐收,獎勵大家最好的就是大吃一頓。
白面饃饃,包子、餃子、面條,花樣繁多的面食管夠。
熱鬧的連鐘毓秀帶著倆孩子都來參加了。
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嗷嗚……”陶七妮咬了一口大白饃饃,滿口的麥子的清香,嚼起來甜絲絲的。
“怎么干啃饃饃啊!”鐘毓秀星眸閃過一絲驚訝看著她說道。
“這樣原滋原味兒,就想這么吃。”陶七妮將嘴里的饃饃給咽下去道。
“行,想怎么吃都成。”鐘毓秀目光溫柔地看著她說道,“喜歡就多吃,管夠!咱不缺麥子。”
陶七妮聞言突然覺得口中的饃饃不咋香了。
“陶妹妹怎么了?”鐘毓秀察覺她神情不對,關心地問道。
“這畝產還是少了點兒。”陶七妮扁著嘴面色不愉地說道。
“這還少啊!你剛到亳州時,咱那畝產二百出頭,現在三百斤,我樂的嘴都合不攏了。”鐘毓秀渾身上下透著喜悅說道,“大唐盛世時麥子的畝產也就是這個數了。”
“不夠!”陶七妮聞言緊繃這下顎微微搖頭道,“接下來要在種子上下功夫。”
“改良種子嗎?”鐘毓秀輕蹙了下眉頭道,“這個只能挑顆粒飽滿的,還能有別的辦法嗎?”緊皺著眉頭,實在想不出還能如何的做。
“這個我也得研究。”陶七妮看著眉頭緊鎖的她道,“別擔心,即便研究出來,也得小規模的試驗,不可能大范圍種植。得確保無虞才行。事關口糧沒有完全的保證我可不敢,人為造成損失,我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