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城的市中心,有一條河穿城而過。河的兩岸,都有公路。公路與河岸之間,是綠樹成蔭的人行小道。
“咱們就沿著這小道走走,說說話吧?”陶潔就說。
高崎無奈,只好和陶潔一起,并排著走那河邊的小道。
他們只是并排走著。小道足厚寬,也足以保證他們之間,還能隔著兩搾寬的距離。
對面來了行人,他們就一前一后,讓行人過去,然后高崎站下,等著陶潔跟上來,然后再保持著那兩搾寬的距離,繼續并排走著。
過去的時候,高崎和陶潔,沒有少走這河邊的小路,也都是這樣保持距離的走著。
所以,高崎不敢靠的陶潔太近,還是復原過去的情景。
平時在廠里少言寡語的陶潔,這時候就有了許多的話和高崎說。
她家里的情況,上學時的趣事,甚至小時候好多童年的回憶。
陶潔很文藝,說的話,講的故事里面,就包含了許多屬于她個人的,文藝的理解。
高崎在這方面基本屬于文盲水平,有好多的東西,他理解不了。
他就很少說話,只是聽陶潔敘述。有時候陶潔問他了,他才回答,也是言簡意賅。
后來的高崎,是理解了妻子這些含了文藝細胞的話語的,也就是人家說的,羅曼蒂克,或者,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幻想。
那時候,他沒有能力來滿足妻子這些文藝的幻想。
可是,現在,他可以了。
陶潔雖然對高崎的木訥有些不滿意,可是,對她來說,高崎就是一個忠誠的聽眾,可以永遠這樣,不厭其煩地聽她嘮叨,讓她把自己心里,那些從來都沒有對別人說過的幻想說出來,也算的一種樂趣吧。
他們沿著河邊的小道,一直走了很久很久,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十一點,路上幾乎沒有了行人。
“咱們回去吧?”陶潔站下,看著高崎說。
高崎一分鐘也不愿意再和妻子分開。
可是,他還是說:“好。”
他站在公路邊上攔出租車。
那時候,城里的出租車并不多,到了晚上的這個時候,就很難碰到路過的。
等出租車的這個時候,陶潔就對高崎說:“以后,還是騎自行車吧?不用花錢不說,咱們想什么時候走,就什么時候走。”
高崎沒法拒絕妻子這個請求。凡是妻子的要求,他從來就沒有拒絕過。妻子也很通情達理,一輩子也沒對他提一件過分的要求。
可是,從廠里到唐城的公路上,還是有一個比較陡一些的坡,高崎還是怕出事。
明天上班,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新的軋皮和軋線,把自己那輛自行車上的都換成新的。
而且,要檢查修理車子所有的零部件,多少有一點毛病的零件,都必須換掉,保證絕對安全。
他在心里暗暗計劃著。
按照過去劇情的發展,妻子和他確立了關系以后,要到下個禮拜天回家,和父母打聲招呼,征求父母的意見。
她這樣的條件,找一個同廠的,和她一樣的工人,父母當然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