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知道,這次跟著陶潔去她家,沒有什么好的結果。
可沒有這個不好的結果,陶潔就不會從家里跑回來,這么快就去和他登記。
不登記,沒有結婚證,去黃金國際買那個最好的房子,就沒辦法把兩個人的名字,都寫在房本上。
上班的電鈴聲響過僅僅十分鐘,陶潔就出現在鉗工工房的大門外面。
她在門外面走過的時候,就看著高崎。
這是兩個人好了以后,時間長了,陶潔想到的,在班上有事找高崎的辦法。
妻子在廠里的時候,話特別少。她怕話多了,格外吸引一些人圍著她轉,沒話找話地和她搭訕。
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只有和高崎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她才會變得話多起來,有時候竟有些喋喋不休的樣子。
在廠里話少的陶潔,就喜歡用眼神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最能明白她的,自然就是高崎。
陶潔在門口的一個眼神,高崎就可以讀懂,立刻就從工房里面出來了。
這個帶有蘇式建筑房頂的廠房,東面挨著一座山的斜坡。斜坡底下,砌了一道兩米高的石墻。
五十年代末期,中蘇交惡,工廠響應偉大領袖號召,深挖洞,廣積糧。在這山的下方,挖了防空洞。
防空洞許多的入口,就都沿著這道石墻,均勻地分布著。
原本的考慮,是遭遇敵機空襲,或者核武器襲擊的時候,廠房里的工人,可以迅速從廠房里出來,跑到就近的入口,進入防空洞。
到了二十一世紀,防空洞早就沒了什么用處。廠里為提高收入,就把防空洞租給附近的農民養香菇。
可廠里這些工人,卻待香菇長出來,紛紛撬鎖進入防空洞,把農民辛苦養出來的香菇,偷了個七七八八。
后來,農民就不再租防空洞了。
防空洞一直空著,這里也就變得十分冷清,鮮有人來。
陶潔就把高崎叫到石墻這里來,找個安靜沒人來的地方站下。
陶潔就對他說:“我爸媽想見見你。”
這個情景,和上一世一模一樣。
高崎就問:“啥時候?”
陶潔回答說:“他們讓我今天就領你回去。”
從這里到陶潔父母居住的小鎮,不過百里,那時候坐公交需要兩個小時。現在出發,中午之前趕到,沒有問題。
“見唄。”高崎只簡單說了兩個字。
陶潔就看看他。
其實,高崎長得很是耐看,加上魁偉的身體,和她還是很般配的。
“你換換衣服吧?”陶潔就指著他穿的工作服說。
的確,頭一次去拜見岳父岳母,穿工作服不合適。
上一世,高崎是用自行車載著陶潔,到了城里他爸媽家。陶潔在外面等著,他回家換了自己最好的衣服,白襯衣和淡灰的,燙出褲線來的西褲。
從家里出來,他們去車站的路上,買了一條紅塔山的香煙,又買了一斤上好的茉莉花茶,還買了四個水果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