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依舊和上一次差不多,只是手里提著的包,比上次大了很多。
進門依舊是深深鞠一躬,問侯陶潔的父母:“叔叔阿姨好!”
守著陶潔,父母對高崎還算客氣,母親淡淡說了聲:“坐吧。”把高崎讓到外屋的沙發上坐著,父親則去泡茶。
這時候,與陶潔家不怎么常來往的二姨,就從外面的廚房里出來,進了外屋。
陶潔父母家住的,依舊是鎮里的平房。一個小院子,外帶兩間各有十幾個平方的房間,分了里外屋。
外屋是客廳兼餐廳。沿墻放了兩個單人沙發,屋中間則放了個矮腿小方桌。平時用來吃飯,來客的時候,當茶幾招待客人。
里屋則是臥室。
另外,外面不大的院子里,蓋兩間小房子,一間用來當廚房,另一間是陶潔在家的時候住的。
陶潔還有個弟弟,去年當兵走了。
不走的時候,弟弟在外間搭張床睡。陶潔是女孩,就有獨霸小院里那間房子的權力了。
后來,陶潔去唐城量具參加工作,住職工宿舍,弟弟才不在外間搭床,去院里的小屋里睡。
碰上禮拜天姐姐從廠里回來,還是要回到外間搭床。
那個時代,小鎮上做工的非農業人口,基本都是這么一個狀況,僅僅是住房問題,就夠難為大家的。
兩個孩子,姐妹、兄弟還好說。像陶潔家這樣,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的,就更麻煩。
孩子都大了,總不能讓他們睡在同一個屋里。
陶潔只有姐弟倆,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還有孩子更多的,住房就更緊張,需要發揮超人的才智,合理利用所有屬于自己的空間,才能把長大的孩子們合理地安排好。
過了一輩子這樣的拮據生活,陶潔的父母不愿意閨女再找個窮工人,像他們一樣,再過這種窮苦的生活,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無可非議。
何況,現在的工人,已經不能和他們當年的時候相比了,地位更加低下。
二姨進門,高崎又起來讓座,大家不免又客氣一番。
二姨就坐下來,陪著大家說話,夸高崎小伙子長的周正,也懂禮貌。
陶潔卻心里暗暗納悶,二姨今天好好的跑來做什么?
其實,高崎是知道二姨來的目的的。
果然,陪著大家說會兒話,二姨就站起來,推說給他們做飯,然后就拉了陶潔去幫忙。
這樣,外屋里就只剩下高崎和陶潔的父母了。
后來,高崎從陶潔那里知道,二姨家里是兩個兒子,平日里吃喝花費就比陶潔家高出許多。
特別是兩個兒子眼看著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二姨家愈發捉襟見肘,總是到陶潔家里來,要這要那的。
日子久了,陶潔媽也受不了,說話不好聽,姐妹倆就有了罅隙,很少來往了。
可陶潔找高崎這個事兒,陶潔媽是不希望他們成的,外人知道了不好,還是自己人抵實一些。就買了禮物去二姨家,把二姨請了來配合。
二姨的主要任務,就是絆住陶潔,好讓陶潔爸媽跟高崎好好談談,讓他知難而退,自動放棄陶潔。
于是,二姨就不失時機地叫上陶潔,和她去廚房里做飯招待高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