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以后,岳帆騎了他的250,跑到高崎住的小屋找他,告訴他,店鋪找到了。
這個店鋪在唐城中心路上,上下兩層,各有一百多平米,原來就是做服裝生意的。
店主是一對中年夫妻,兒子在帝都讀書。大學畢業以后,就留在帝都工作。
如今,兒子娶妻生子,老夫妻兩個要去帝都,給兒子看孩子,以后就不回來了,只好把店鋪轉讓出去。
店鋪的產權,屬于區生資公司,店主也是從他們那里租的店鋪。
這里是繁華地段,店主當年直接從生資公司租到房子,也是費了不少事,托了不少關系。
他們就算轉讓出去,也沒有必要退還給生資公司,可以直接轉給想租這個房子的,誰出價高就轉給誰。
原來,他們確實是準備加價再租出去的。因為岳帆過去幫過他們不小的忙,為了感激岳帆,這才答應不加價,直接轉給高崎。
而且,他們原來是打算經營到年底,把店鋪里的存貨便宜處理掉再轉讓。
既然岳帆提出來想接這個店鋪,他們就不便宜處理存貨,直接把存貨一并成本價轉讓。
這樣,高崎接過來的時候,可以直接經營就好了。
對于高崎這樣的行外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方式了,可以邊干邊學。
岳帆告訴高崎,這個店鋪很掙錢的,不是因為那對中年夫妻要去帝都,他們是不會轉讓的。現在,好多人打聽著,想從他們夫妻手里接過去繼續經營。要不是有岳帆,這對夫妻僅轉讓這個店鋪,也能狠賺一筆。
“這個地段比較繁華,生意還是好做的。這兩口子孩子在帝都這幾年,上學、買房都靠這個生意。除此之外,他們還在動批弄了個店鋪,花了幾十萬,也都是這個店鋪給掙出來的。”
岳帆就告訴高崎。
“我也是因為你這個事兒,想到他們就是干這個的,就打電話跟他們打聽,才知道他們不打算干了。再晚一點,說不定他們就找好下家了。”
“謝謝你,帆哥。”
聽完岳帆的介紹,高崎就說這么一句。
岳帆就揮揮手說:“咱們兄弟,你說謝就沒勁了。”
岳帆就用摩托車,帶著高崎,直接去了那家店鋪。
唐城的中心路,是唐城比較早的一條街道。從南到北,橫穿LC區的南北。
這時候,唐城正在向西向北加速擴展,新建了許多的商業街和居住小區,城市中心也逐漸向西轉移。但這里還是居民居住密集區,這條傳統的商業街道依舊熱鬧。唐城市民逛街,依舊要首選這條街道。
店鋪在中心路靠南一點的地方,離南邊的火車站僅有三百多米的距離。店鋪北邊,一條東西的街道,就叫商場路。因為唐城過去的百貨大樓和幾個主要商場,都在這條街上。
店鋪里,樓上樓下,都掛滿了服裝,和一般見到的,商業街上的服裝店沒有多少區別。
岳帆把摩托車停在店鋪門口一側,領著高崎進了店門,沿著樓梯上樓。樓梯在店鋪一樓中間位置,水泥的,挺寬。
他們進店鋪的時候,男老板已經在二樓等著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