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師傅和陶潔說這些,其實并沒有和那個男人斷的意思,也更沒有找陶潔借錢的意思。
她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封住高崎的嘴。
和那男人斷了,誰給她錢啊?蔣師傅要強,是斷然不肯借別人的錢的。
俗話說,救急不救貧。要強的蔣師傅,還不起的錢,她是不肯借的。
大家都不富裕,借了人家的沒能力還,誰又肯借給她呢?與其向人家開口遭拒絕,不如干脆就不開這個口。
陶潔根本沒弄明白,她師傅為什么要跟她訴這個苦,卻一心想著借錢給師傅,來幫她和那個男人斷了。
她即便拿了錢給她師傅,她師傅恐怕也不肯要。
不過,蔣師傅并沒有像高崎想的那樣,滑落到無可挽救的地步,只是和一個男人偷偷在一起,這事兒就還有徹底解決,保住名聲的可能。
“要不,這事兒你別管了。”哄好了媳婦,高崎就跟陶潔商量,“還是我找蔣師傅說吧?”
“不許你去!”陶潔忽然就又惱了,“也不許你往外說這事兒!守著我師傅,就更一個字都不許提!”
“為什么?”高崎問她。
“你傻呀?”陶潔就沒好氣說,“我師傅要是知道你也知道她這種事,她還怎么有臉見人啊?”
陶潔按常理分析,也沒有錯。
那時候的女人,都是比較要臉面的。特別是像蔣師傅這個年歲的人,如果這種事情傳出去,跟殺了她也沒什么區別。
被高崎撞破了秘密,蔣師傅私下里,還不知多么難堪,甚至有可能一夜無眠,才想出個通過陶潔封住他的嘴的辦法。
既然如此,他更應該找蔣師傅談談,打消她心里的顧慮。
可和比自己母親小不了多少歲的蔣師傅,談這種事情,他也感覺很為難。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先靜觀其變。把錢給陶潔,由著陶潔給蔣師傅試試看,她不要的時候再說。
第二天早上十點左右,高崎還是找了個面包車,去職工宿舍接了蔣師傅,然后一起去陶潔家。
一路上,蔣師傅只問他服裝店經營的情況,關于借錢和她與那個男人的事情,一個字也沒提。
蔣師傅不提,高崎也不會主動說。只撿些能說的,關于服裝店的事情,和蔣師傅說。
然后,就是說些蔣師傅提親之后,陶潔父母同意了,接下來該怎么辦的事情。
接下來,當然是蔣師傅帶著高崎的父母,去陶潔家,兩家家長見個面。然后就是定親,結婚了。
可這后來的事情,都得陶潔參與,怎么和陶潔說,她父母突然同意了這個事情呢?
蔣師傅就說高崎:“只要陶潔她爸媽愿意了,剩下的事兒我去做,你甭管了。”
高崎還是信任蔣師傅的。陶潔是她徒弟,她一定會有辦法讓陶潔轉過彎來的。
到了那個小鎮,高崎和面包車司機在小鎮外面,停了車等著,蔣師傅自己去陶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