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胡麗麗完全想錯了。
漂亮姑娘不是喜歡跟小痞子,而是被小痞子看上了,整天的糾纏著,最后不敢不跟了。
如果陶潔沒有高崎,總是被老摩托那樣糾纏著,最后是個什么命運,還真不好說。
而且,高崎不是混混,更不是小痞子。
高崎這里還沒去印廣告,蔣師傅就找過來了。她讓陶潔給高崎打電話,讓他來餃子館一趟。
餃子館所在的小街,就在服裝店后面,兩下里相隔不到五百米。高崎很快就能走著過去。
蔣師傅找高崎,是想和他商量,她不打算從外面找人了,她想全用廠里的下崗工人。
高崎心里,是不太贊成蔣師傅這個主意的。
用人干活,是為了掙錢,可不是為了養一幫閑人。
雖然都是從一個工廠里出來,按說應該有些感情。可是,感情歸感情,掙錢是掙錢,這是兩碼事。
高崎太了解這些國企工人了,讓大鍋飯給慣的,本事不大,毛病不少。這個不想干,那個干不了。發錢了,就瞪起眼睛來了,少他一個子兒都不行。
蔣師傅已經看出高崎不怎么愿意來了,就說:“小高啊,你是不知道,咱廠里,好多下了崗的人,日子過的太艱難了!”
這個,高崎不是不知道,他知道。
雖說下崗可以找兩萬塊錢,看著不少。可是,對每個人漫長的一生來說,這個錢又算什么呢?
以后的日子里,隨著養老保險的價格飛漲,這兩萬塊錢,也就夠交兩年養老保險的,加上醫療保險,連兩年都不夠。
這里流傳最廣的故事,是一對夫妻,用下崗找的四萬塊錢做本錢,開店做生意。
所謂無商不奸,工人整天憋在廠里干活,幾乎沒有什么社會經驗,又哪里懂得經商之道?沒有一年,夫妻倆就賠的精光,倒欠了四萬塊錢的賬。
待到后來,吃飯都成了困難,孩子的學費都交不起。
過年的時候,孩子嚷嚷著要包餃子吃肉,孩子爸沒錢啊。
越想越窩囊,干脆,用家里僅剩的五塊錢,買一斤肉,買一包老鼠藥,把老鼠藥摻在肉里,一家人吃了。
還有些年輕女工,下崗以后實在沒辦法,跑到南邊去做小姐去了。
模樣漂亮的,可以去高檔一些的場所,掙的多一些。每年過年回家,都是穿金戴銀的,坐飛機回來。更有給外商做了情人的。
年老色衰的,像蔣師傅這樣的,命運就更慘一些。
畢竟,這個年代,唐城這個工業城市,還沒從過去的蕭條里,再次站起來。社會上就業的機會不多,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資也是少的可憐。
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自己創業。成功的,卻只是極少數。
那些不成功的,日子不過的艱難的,又有多少?
高崎也想幫他們,可是,他們在國企里練就的惰性,是很難適應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的。
“蔣師傅,你用他們,我沒有意見。”高崎終于說,“可是,咱們這里不是養老院。他們要是來了,還和在國企一樣,只想拿錢不想干活,我還是會攆他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