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一路往前面去,陶潔就不高興說:“我好歹的還下五毛錢來,你干什么呀,顯得你格外有錢是不是?”
高崎忽然拉著陶潔站住,讓她轉回身來看著那女孩。
他對她說:“你看著了沒有?她在這里挨一晚上凍,能賣出去幾件東西,可以掙幾塊錢?她如果和你一樣,有舒服的日子過,她會出來受這個罪嗎?她不知道讓男朋友領著,像你這樣逛街玩啊?”
陶潔站在那里,愣怔了好一會兒,抬起臉來,看著高崎,大眼睛里,就寫滿了歉疚。
“我真沒想到這個。”她說,“以后,再遇到這種事情,我再不還價了。”
妻子是善良的,高崎始終相信這一點。
他拉過陶潔來,摟著她的肩膀,和她繼續往前走。
這一夜,他們逛了好多攤點,又買了許多小東西,陶潔都沒有再還價,人家要多少就給多少。
雖然這些小東西,陶潔不一定用得著。買回去,要么送了別人,要么就放到一邊,再不會看一眼。
可是,她感覺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
任何一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幫助別人,不在于給人家多少,而在于在不傷害別人尊嚴的前提下,滿足了人家的愿望。
那個賣發夾的女孩,她的愿望,就是在這寒冷的冬夜里,多賣出幾件自己的商品,哪怕每件商品掙不了幾毛錢。
可是,她的愿望滿足了。
也許,明天她會用這通過自己辛苦努力賺來的幾毛錢,賣一支冰糖葫蘆來犒勞自己,她也是快樂的。
這女孩,不是想著不勞而獲地乞討,她只是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賺錢,這就值得尊重。
對手腳健全的乞丐,高崎是不主張給錢的。因為這個經濟社會,只要你肯去努力,就一定能夠養活自己。
而那些手腳健全,滿大街乞討的人,跟夏天里,到處亂飛,尋找機會,喝人血液的蚊子,有多少區別呢?
這是這個晚上,高崎教給陶潔的,一個他心里的道理。
陶潔雖然覺得,高崎的道理總是那么奇葩,可他說的,也的確很有道理。
他有同情心,可他的同情心不會濫用。他同情蔣師傅,愿意幫助她,卻不同情薛雪,不肯管她的閑事。
他同情夜市上賣小商品的小女孩,卻不同情劉進,強行把人家小夫妻給拆散,還整天跟訓孫子似的訓人家,逼著人家干活。
可是,仔細想來,他做的每一件事情,好像都有他的道理。
這一晚,一直到回到家里,陶潔都很快樂,跟個沒長大的小姑娘差不多,蹦蹦跳跳的。臉上那對小酒窩,不時就會顯現出來。
這也是高崎希望看到的。他就是希望看到他的妻子,可以永遠這樣,快樂地活著。
可是,這個社會又是這樣的殘酷。無論你去做什么,無論你貧窮或者富有,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壓力。
而這壓力,將會讓陶潔失去很多的快樂。這是高崎無論如何,都無法解決的難題。
他們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
進了家門,打開燈,外面那絢麗的夜市就翻篇了。客廳的地上有一層灰塵。
一般深色或者帶花的地板磚,是看不到灰塵的。陶潔非要鋪白色的微粉磚。
這種磚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比過于鮮明,地上有根頭發都能老遠就看得到。
陶潔愛干凈,只要發現地上不干凈或者有東西了,立刻就要弄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