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進了市府所在的老城區,進了那條最繁華的街道。
這街道少說已經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兩邊都是做各種買賣的商鋪,灰磚灰瓦白墻,很少能夠看到現代建筑。
原來,這街道的地面,鋪的是大塊的,一米多長的青石板。二三百年下來,青石板都已經被過往行人的腳底磨的锃亮,光可鑒人了。
解放以后,青石板換了紅磚的地面。八十年代末,紅磚地面又被瀝青馬路給替代了。
這街道就叫老街,是唐城最古老的一條街道。兩邊店鋪林立,百貨、五金、吃食、家電,賣什么的都有,最南邊還有個菜市場。
高崎把車停在老街中段,一個兩邊有著大紅柱子的翹檐門樓跟前,就和陶潔下了車,徑直走進那門樓里。
門樓里是兩扇帶著成排銅釘的朱紅大門。這時候,大門開在里側走廊的墻上。
過了走廊,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大院子,足有四五百平方。院子中間,是一個圓的,帶著假山的水池子。
過了走廊,高崎站住問陶潔:“知道這是哪兒嗎?”
陶潔不是本地人,還真不知道,就搖了搖頭,狐疑地看著他。
高崎就對她說:“這里呀,是古代考秀才,考舉人的地方,叫考院。”
“啊?”陶潔還蠻吃驚的,“這種地方還一直保留著啊?”
她對沾有文化氣息的東西,還是很感興趣的。
高崎就拉著她,沿著大院兩邊的回廊,一間屋一間屋地看,給她講原先這里的布局,后來都做了哪些改動,以及過去科舉考試的規矩。
當然了,他講的這些東西,也都是岳帆他叔給他說的,要不然他也不知道。
陶潔聽著高崎的講述,遙想著當年秀才們穿了長袍馬褂,戴著瓜皮帽子,胳膊下面夾了四書五經,匆匆從外面經過這走廊,進入到院子里來的場景,不覺就有些癡迷。
直到樓上樓下都參觀完了,陶潔才琢磨過來,問高崎說;“你帶我來這里,不是只為了讓我參觀吧?”
高崎就笑,笑完了就夸她說:“媳婦你越來越聰明了。”
“去!”陶潔就不高興說,“誰是你媳婦?”
高崎就瞪眼問她:“你敢說你不是我媳婦?”
陶潔這才醒悟,她不是他媳婦是誰呀?
“是你也不能老掛嘴邊上啊,”她就分辯說,“這要守著人,多難為情啊?”
高崎認真說:“你就是我媳婦,我又沒說錯,這有什么難為情的?”
陶潔懶得搭理他,就問他:“哎呀你快說,領我來這里干什么?”
高崎拉著陶潔,從樓里走出來,站在院子中央,問她說:“你說,咱們在這里開個大飯館,孫大爺教咱們的那些東西,是不是就可以都用上了?”
陶潔看看他,再看看這院子和四周的二層小樓,點點頭說:“可不是。這里要變了飯館,本來就都是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就真跟孫大爺說的聚香坊差不多了。”
高崎就奇怪地看著陶潔問:“咦,你怎么知道我這里也叫聚香坊的?”
陶潔這才意識到,高崎是認真的,就睜著大眼睛看著他,滿臉吃驚說:“你還真打算干啊?”
高崎說:“我院子都租下來了,不打算干還怎么著啊?”
“啥?”這回真把陶潔給嚇著了,她就沖他喊,“高崎,你瘋了吧?這個地方,光租金就得多少啊?再裝修起來,買足了家伙什,還得雇好多人,這得多少錢啊?咱們上哪兒弄那么多錢?”
高崎就嘿嘿一笑說:“錢你不用擔心,我有。”
“你有?”陶潔一臉懵圈兒,問他說,“你從哪兒弄的錢?把咱們的房子給抵押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