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老大倒是沒有怪罪他。
咱們稱多少錢,他高崎才稱幾個錢?小不忍則亂大謀,也別和他耍心眼兒了,就虧著本賣!
他不做買賣就不虧本了?他冷庫和養殖場的水電不花錢,他養那么多工人不花錢啊?只這些日常消耗就夠他賠的,我就不信,他這樣能撐過半年去!
還是司老大眼光遠,有錢就不怕賠。
從此之后,劉小軍得了教訓,再不玩心眼兒,只把價格壓到胡麗麗不肯開業,就那么耗著。
從胡麗麗的各種應對舉措上來看,她的目的,無非就是要把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這也充分證明了司老大的猜測不錯,高崎手里沒有太多的資金,時間長了,他恐怕真的耗不起,只能束手就擒。
海鮮水產這個東西,跟氣候、季節、進出口貿易等等的許多因素都有聯系,市場價格本來就波動的厲害。
拿螃蟹為例,秋季的時候,河蟹豐收則會影響海蟹的價格。沿海氣候反常,海蟹產出的多少,對自身價格有影響以外,也會影響河蟹。各種魚類、蝦類、蚌類,也是如此。
所以,市場價格波動也很正常。市場價格,往往取決于供應商的價格。
劉小軍不笨,有時候,瞅著胡麗麗庫存不多,也會突然加價,打胡麗麗個措手不及。等胡麗麗調來貨的時候,他又突然降低了價格,讓胡麗麗賣不出去,只能砸在手里,把死掉的鮮貨往飼料廠里送。
兩個人不斷交鋒互有勝負,但誰也別想掙錢那是一定的。
劉小軍在等著高崎繳械投降,高崎卻什么事兒都沒有,有時候連海鮮市場都不來了。
他和司老大表面上還是維持著友好的關系,有時候偶爾碰上了,還能親熱地交談,說些笑話。兩個人誰也不提海鮮市場的事情,好像跟他們無關一樣。
劉小軍覺得,高崎這是在打腫臉充胖子,早晚有一天,他會親自開口去求司老大。
司老大也這么認為。
到高崎開口討饒的那一天,只要他肯放棄海鮮市場,他還是會給他一定補償,高崎也就頂多損失一個海鮮市場,其他的生意還是照開。
在司老大看來,正是因為高崎其他買賣不錯,他才敢放手一搏,和他在海鮮市場上較勁,即便損失掉海鮮市場,他也不會傷筋動骨。
也許高崎還真是這么想的。他優哉游哉的,活的還挺自在,看著胡麗麗應對自如,他就不在市場里耗著,沒事兒的時候,去聚香坊幫著媳婦打理生意,也去岳帆的健身中心,還去金瀚紳的大眾浴池搓澡汗蒸,有時候還自己開車出遠門,到各地四處轉悠。
他好像對古玩發生了興趣,沒事兒就跑全國各地的古玩市場,溜達著玩。
他心里很清楚,司老大在屬于他的那個年代,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他的盛世大舞臺,足可以維持他現在的消費。而他手里沒動的那些財富,就會拿來和他競爭整個唐城的海鮮市場話語權。
因為海鮮這個生意,是一個長久的事業,也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
起初他剛剛從事這個行業的時候,還看不到這一點,只是知道前世這里有一個海鮮市場,生意火爆,他依樣畫葫蘆而已。
誤打誤撞開始從事這個行業了,他才漸漸體會出這個行業的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