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香坊的名氣越來越大,來吃飯的人也越來越多,后面空曠的院子,經常停滿了私家車。為了多停幾輛車,劉經理就不允許公司員工的車停在院子里了。
高崎是董事長,也不能違反劉經理的規定,他的車也不能進院子。
關鍵還是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私家車越來越多,城市的交通弊病就開始顯露。路面狹窄,經常堵車。停車的地方太少,開車出門,找地方停車成了最大的難題。
到聚香坊的時候,高崎沒從前門走,而是走聚香坊一側的另一條街道,直接繞過聚香坊,轉到后門那里,從后門進去了。
這聚香坊原來是古代的考場,它還帶著一個后院。
后院后門所在的街道,和前院的街道是一邊寬的。這里原來是考官們的辦公場所。秀才或舉子們答題交卷以后,他們的答卷就會被送到這后院里來,由衙役收集整理,裝訂好了,遮蓋住考生信息,再一一送到考官們屋里去,由考官們批閱評優。
在試卷批閱完畢之前,考官們和考生一樣,不能離開這個院子,不許互相傳遞消息。
因此,這個院子和前面考場差不多,面積也是很大的。
院子原來是個很大的四合院,教育局入駐以后,也是頭疼局里的車輛沒處停,就干脆拆了三面的房子,只留靠前院的西屋,把一個好好的四合院,給變了停車場。
如今高崎接過來,后院的格局基本不變,西屋做了廚房,院子還是停車場。
高崎進了后院,這時候離中午飯點還早,院子里空蕩蕩的,只停著公司用來進貨的兩輛面包車,剛剛從批發市場買了貨回來,停在西屋的儲藏室門口,在往下卸貨。
西屋的外面依舊是保留了舊制,青磚的墻面,上面中式的古代屋脊,只是古式的單片黑瓦,換成了現在的紅瓦。
這紅瓦也是教育局在時換的,跟高崎無關。高崎有心投倆錢給換回來,可那個年代,還沒有出這種仿古瓦當的地方,只好先湊合著,等以后打聽著哪里有了貨源,再換不遲。
西屋儲藏室那兒,廚師長正帶了兩個二廚,在檢查采購買回來的貨物,和買貨清單上對比,看看有沒有少了什么。
這買貨也是學問。頭天客戶的預定,每天的消耗,都得一一核對,當天下午定好了清單,交給采購,采購在第二天一大早,帶著車出去按單采購。
買的大多都是食品,少了不夠用,多了容易壞,不仔細盤算,很容易造成浪費。
所以,廚師長得和前臺配合好,列出采購清單來,還要經過孫立海審核批準,才能交給采購。
孫立海早上起來,也得過來看一遍,采購買回的東西對不對,新鮮不新鮮。
這時候,孫立海就在儲藏室門口的臺階上站著呢。看見高崎進來,他就沖高崎招手,讓他過去。
高崎一般是不會到后廚來的,這回過來,也是為了前兩天有顧客吃出蒼蠅的事兒。
待高崎走到近前,孫立海卻不是要他看采購的貨物,而是帶著他進了廚房。
廚房就占了整個西屋的大部分房間,把一個個房間都通開了,相互連接在一起。南邊兩間是白案,北邊三間是紅案、廚房和成品菜擺放的地方。
孫立海帶著高崎,直接就去了紅案的房間,然后一間間地邊往里面走邊看著。
“你看,咱們所有的房間窗戶,每年都要換新紗窗。”他給高崎介紹著,“每個房間里都裝了至少三個滅蚊燈。廚房那間咱們直接裝著工業除塵設備,每個灶臺上面,都有一個抽風口。有蒼蠅的話,都能讓抽風口給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