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帶著孫小敏回來的時候,已經進了十一月。
十一月的時候,唐城已經很冷了。
路邊的樹木早掉沒了樹葉,變得光禿禿的。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們,早上上班,多數都穿了大衣或者鴨絨襖,戴上了手套。
天氣冷了,海鮮市場的辦公樓里,都裝了空調,模具分廠那邊卻什么都沒有。
有高崎的海鮮市場,為模具分廠分流了大量的職工,孫繼超終于可以維持住剩下的部分職工的工資,并小有盈余。
可是那點盈余,的確少的可憐,不敢拿來亂花。
這年頭,國內經濟在逐漸復蘇,生產原材料需求緊缺。特別是鋼材,總是在不斷漲價。這點盈余,是不敢動的,隨時準備著應付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唐城量具這種公有制工廠,管理模式老舊,管理層思想僵化,效率底下。僅僅這一點,就消耗了工廠大量的財力物力,再加上設備陳舊,能耗比過大,維持下來十分困難。
進入冬季,模具分廠的車間里,用不起暖氣,就是分廠的辦公樓里,也是冰涼冰涼的,坐不住人。
劉群生在這里當廠長的時候,只他樓上的辦公室和書記的屋里,有壁掛空調,全分廠也只有他倆不挨凍。
孫繼超很少到樓上的廠長辦公室里辦公,就是在樓上,他也不開空調。
全分廠的職工都凍著,只他一個人躲在屋里暖和,像什么話?
這天早上,高崎沒有去海鮮市場,而是把車停在海鮮市場的后院里以后,就直接去了后面的模具分廠。
他心里記掛著孫繼超。收音機里預告說,冬天的第一場寒流馬上就要來了,分廠沒有取暖的辦法,怎么行呢?
他到分廠樓下的大會議室的時候,已經是早上十點了。
早上起來,他得先拖著陶潔起來,去外面遛彎鍛煉。鍛煉完了,再和她吃早飯。然后,陶潔去聚香坊上班,他去海鮮市場。
其實,陶潔一直都很聽話,他不看著她,她也會按著他說的,早上圍著小區周圍走一圈,她也不想自己變胖子。
只是,高崎愿意跟陶潔多待一會兒。只要有時間,他還是喜歡陪著她。
心里有種隱隱的感覺,這一世的陶潔,和上一世總有些不一樣,到底哪里不一樣,他又說不上來。
就好像陶潔說他一樣,就不像她原先認識的那個高崎。
他知道自己,與上一世這個年齡段相比,盡管他一個勁地裝著嫩一些,天真一些,但仍舊會給人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
而陶潔呢,似乎和他一樣,話多了,活潑了不少。
按理說,這樣的陶潔應該更可愛一些才對。可是,這不是他心里那個陶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