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唐城,總是籠罩在一層薄薄的藍霧中的。
近百年的工業城市,雖說好多的企業都倒掉了,有些工廠連痕跡都不存在了,可這藍霧還是一點消減的意思沒有。
從高處往遠處看去,街道、建筑、公路,都在這似煙又似霧的淡藍里,變得模糊且朦朧著。
在藍霧的上方,卻是晴空萬里。一輪紅日,正在冉冉升起。
唐城的工廠雖然少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卻在不斷提高著。尤其是機關媒體、醫療教育、銀行稅務一類事業單位的工資,已經遠遠超越了這個號稱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國家的勞動者的工資。
這些單位里工作的人們,率先有了自己的私家車。唐城的街道,早上的上班時間,也破天荒地變得擁堵起來。
那些倒掉的工廠減少的排放,恐怕就被這些私家車的排放,給填補上了。故而,唐城還是要被這層淡淡的藍霧包圍著。
吃過了早飯,高崎先開車送陶潔到父母家去。一路上,車輛排起長龍,走走停停的,十分緩慢。
要不是這冬天里太冷,要不是陶潔懷著身孕,高崎真想弄輛自行車,載著陶潔走。
自行車的速度,恐怕比開車要快許多。
上一世的陶潔,吃虧在自行車上。高崎心有余悸,自從給陶潔買了那輛小踏板之后,就再不肯用自行車馱她。
其實現在想想,他們最值得回憶的美好日子,卻恰恰是他用自行車馱著陶潔的那段日子,窮并快樂著。
那快樂,是發自肺腑的。
那種幸福和快樂的感覺,再也沒有了。這個,不是有錢就能尋找回來的。
不過,高崎心里還是有個念頭的。等得陶潔生完了孩子以后,恢復了,他就去買輛最好的自行車,馱著陶潔,就像那時候一樣,在夕陽西下的城里,穿街繞巷,于昏暗里,去尋找又便宜又好吃的小店。
那時候,一星期在外面館子里吃一頓飯,他們這種行為,就算奢侈了。可無論生活再艱難,他每個星期休息的時候,都會馱著陶潔,在城里的小巷里轉悠一次,奢侈一次。
不在于飯館里的飯好吃與否,而在于那個兩人一起在自行車上,穿街走巷的過程。
現在想來,那個過程可以令高崎陶醉許久,甚至有時候回憶的淚流滿面。
現在的自行車,質量和設計理念,已經和當年那種二八大輪完全不一樣了,是絕對不會發生扎線斷了而無法下車的悲劇的。
雷克薩斯在馬路上,隨著車輛長龍慢慢移動著。高崎無聊,就打開了車里的收音機。
坐在車里的夫妻二人,竟然沒有了許多話,以至于高崎不得不打開收音機來轉移注意力。
記得他們一起坐在自行車上的日子,好像也沒有許多話,但絕對沒有今天的這個感覺,而是心里永遠甜蜜著。
陶潔那雙大大的眼睛啊,真的會說話。高崎只要在自行車上回一下頭,看一眼那雙眼睛,就知道陶潔想干什么。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高崎就是從那時候起,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的。
只是,今天成為了貴婦的陶潔,眼睛里好多的東西,高崎已經無法讀懂了。
想起這些,高崎心里就有些翻江蹈海的意味,心里有許多話想和一邊坐著的陶潔說,卻又不知道如何說起,從哪里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