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沖鋒!”
一聲令下,兩只演練隊相互沖撞。
由于李定國前排全是盾牌手沒有長槍手的存在,第一時間敵方并不能攻破防守,同樣的也不能對敵方造成任何威脅。
“剛開始看起來或許局面有些僵持,但是全盾牌手只能硬生生的被動挨打啊,人家早晚能突破防御,這是什么操作啊,怎么能讓這樣的人當元帥?”
可李定國的戰術如果這么輕易就被看穿的話那他就不是李定國了。
盾牌手頂著進攻壓力,強行橫推,一個接一個的士兵被石灰粉標記后退場下山而去。
眼見李定國的士兵越來越少,而敵方卻幾乎依舊是滿編。
“切~就這?”
敵方統帥眼中流露出不屑之色,李定國?證明自己的指揮作戰能力?嗯,確實證明了,就是草包一個,除了個人武力高一點,就是個廢物。
可真是如此嗎?
他沒有發覺的是,隨著李定國的刻意引導,李定國已經逐漸到了靠近山頂的一方。
而隨著減員,原本位于前軍的盾牌手不斷減少,漸漸露出了中軍的騎兵、弓箭手以及兩百長槍手,就是現在。
“變陣!”
李定國一聲令下,前軍所剩不多的盾牌手頓時散開,露出了原本應該在中軍的騎兵、弓箭手以及長槍手。
“弓箭手!射!”
一陣箭雨飛過,敵方瞬間變陣,盾牌手頂在最前面,擋住箭雨。
“沖!”
果然,對方變陣了!
李定國眼神一亮,頓時指揮己方的騎兵與長槍手沖鋒。
按照常識來說,在山上騎兵不好發揮,可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點,被自己的想法局限了。
騎兵真的在山上不好發揮?那還不是因為地勢高低不平?
可現在李定國位于高處,敵方位于低處,借助下山的沖擊力,騎兵所能發揮的作用遠遠比在平原地區來的更為恐怖。
戰馬沖擊,人力如何能與借助下坡之力沖擊而來的戰馬相比?
敵方前軍陣型瞬間被沖散,而一直跟隨在騎兵后面的長槍手們一個個化作補刀小能手,場上局勢瞬間逆轉,敵方被己方兜著屁股追殺,毫無還手之力,李定國勝局已定。
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這一場演練,李定國利用人和占據了地利,最終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這要是真正的戰爭,李定國陣亡三百盾牌手,殺敵一千三百!
簡單來說,李定國的這場勝利是他早就謀劃好的。剛開始自然是借助純粹的盾牌手硬抗敵方攻擊調整己方站位,站位調整到位后,瞬間變陣,弓箭手發難。而敵方受到己方弓箭手的壓制會下意識的調整陣型,將盾牌手頂在最前面擋住箭雨,在受到戰馬沖擊時,長槍手根本來不及反擊,等騎兵沖到臉上時,沒有盾牌手在身邊,長槍手的作戰能力又如何比的上騎兵?而且由于敵方后軍由騎兵與弓箭手在,敵方等于說自己攔住了自己逃跑的路線。
難不成逃跑的時候還能下令此時位于中軍的長槍手將自家的騎兵和弓箭手給殺了開路?就算真殺了,戰馬受驚亂跑,你確定你們逃跑不會受影響?要是安排騎兵先跑那也無所謂,你的步兵總不能比我騎馬還跑得快吧?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我算你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