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之中可沒有皇子親王之分,最高統帥元帥就是全軍最高級別的官員。
七天糧草運輸至大營,隨后被裝置在馬車之上。
李定國抱著破釜沉舟的心理,三天之內務必清掃敵軍!
畢竟從這里到云州,光是二十萬大軍趕路一來一回就要四天了。
什么?你說要是三天沒剿滅這二十萬大軍豈不是涼了?
廢話,我特么李定國是傻子啊,我不會搶人家的?我二十萬大軍搶不過人家十萬大軍?
那要是人家看打不贏把糧草給燒了呢?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么,燒糧草?
他自己不燒我還要安排人幫他燒呢!
真以為到了沒糧草的地步我會怕他?
咋滴,我大夏沒糧倉了?陛下不會調撥?
我這帶七天的糧草主要是為了激勵起士兵視死如歸的士氣好不好?
你知不知道不被人家逼一下,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其實這么強大!
這種時候李定國決定下一劑猛藥,另外三大王朝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出兵大夏,單從士兵數量來說,大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三大王朝的對手,三倍差距的戰爭不是不能贏,你得看基數,比如一百人戰勝三百人對李定國來說很難嗎?這并不是很難。
但要是一百萬對戰三百萬呢?足足多出了兩百萬人馬,這個時候對方碾壓過來,不跟你玩什么戰略,正面跟你硬碰硬的打上一場你能怎么辦?
別跟我說什么你用計謀啊,打游擊戰啊什么的。
那我問你,人家三百萬大軍全部來進攻大夏帝都你怎么辦?你的大軍要不要回防?回防是不是就只能硬碰硬?
當然,三百萬只是比喻,畢竟王朝人口不多,像大夏王朝大軍總共也只有四十萬,另外三大王朝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考慮到留一部分人守護皇城,防止被人抄了老巢的話大概能達到三十萬對九十萬的樣子。
李定國深知,現在大夏急需一場干脆利落的大勝來提升全軍士氣,同時震懾三大帝國,讓三大帝國一時之間不敢輕舉妄動。
只要拖的時間越久,對大夏就越有利。
這次三大王朝之所以準備動手以及大雍余孽選擇這個時候叛亂還不是因為大夏王朝齊譽天剛剛登基,威望不足,一旦等齊譽天穩固了根基,你叫三大王朝打過來一個試試?
是,你們三大王朝聯軍是能滅了大夏,但是之后呢?
打仗是要死人的,我反正必然滅國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就盯著你們其中一個王朝的人殺,到時候你信不信另外兩大王朝找到機會立馬就給你一起給滅了?
都是同級別的王朝,誰會跟你一條心啊,不都是為了利益?
云州到達,李定國下令全軍修整,安營扎寨。
隨后,召集中層將領,前往大帳議事,當然沒派人通知齊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