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勢上來說,還是大夏的士兵略勝一籌,畢竟接連幾場戰斗大夏均是勝利的一方,而且在李定國的帶領下不費吹灰之力。
林漸圣與李定國相互對峙。
這次可沒有什么天時地利人和一說,雙方就此在帝都之外硬生生的憑借軍陣對壘,這時候也沒什么謀略可言,比拼的就是誰的軍陣掌握的更多,誰的指揮能力更強!
說實話,這種比試方式對李定國是不公平的,畢竟李定國更擅長的是計謀取勝,將天時地利人和扭轉成對自己更為有利的一面,隨后一鼓作氣,摧枯拉朽的戰勝敵人。
林漸圣手下士兵著紅甲,李定國手下士兵著黑甲。
而兩人這種比試方式在春秋戰國時期極為盛行,叫做陣戰法。
陣戰法,雙方約好地點,各自布陣,然后相互攻伐。
軍陣其實作為統帥大家都會,但不能僅僅從表面去看軍陣,更不能從靜態來理解軍陣。什么時候能理解到軍陣的關鍵不是軍陣本身,而是具體使用的方法。
陣法陣法,關鍵是看“法”,而不是看“陣”。有軍陣的戰術隊形而沒有使用方法的調度訓練,那就很容易被對手捕捉到防御的弱點,這才叫死板。而沒有戰術隊形,則根本無法有效地進行調度組合,一擁而上自然也就是一哄而散了。兩者必須加以結合,有戰術隊形為基礎,以調度方法為核心,這才是“形而上”的道理。
兩萬精兵短兵相接,一位位士兵倒下,李定國與林漸圣二人坐鎮中軍,一道道指令迅速傳達下去,雙方士兵組成一個個軍陣相互廝殺。
紅甲軍呈長蛇狀,李定國迅速改變陣型呈鳥狀,隨后林漸圣又再次變陣成網狀。
雙方一時之間陷入膠著,一個接一個的士兵倒下,這次可沒有換上木頭,倒下就是真的死了。
林漸圣越戰越興奮,整只大軍如臂使指,隨心調動。
而李定國確實漸漸力不從心,首先陣戰法到明朝時期早就淘汰了,所說也會排名布陣,但李定國終究算不上多么的熟練,其次林漸圣所統率的一萬精兵都是與其朝夕相處的存在,常年累月的訓練早就使得他調度起來可以指哪兒打哪兒,李定國可不一樣,他接手大夏的軍隊前前后后不過才半個月左右,中間還有大半的時間在趕路,根本沒時間操練,因此有時候士兵并不能完美的完成自己的部署。
黑甲戰士在紅甲軍的圍追堵截之下層層敗退,眼看一個接一個的士兵倒下,李定國知道,自己輸了。
“我認輸!”
倒也果斷,再打下去只會使得士兵更多的傷亡,明知不敵自己干嘛還要繼續?
李定國不喜歡給自己找借口,別說什么自己不擅長陣戰法,什么士兵指揮起來沒人家那么順暢,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戰爭可從來不是雙方各方面勢均力敵的,難不成跟人家打起來了你還要求人家在你擅長的領域跟你比試一場?蛇精病啊!知不知道什么叫乘勝追擊?聽沒聽說過打蛇打七寸?
戰爭從來都是這樣,沒有公平一說,贏了名聲大振,升官發財,輸了就是萬劫不復,不死也殘。
索性這次只是比試,雖然有許多士兵因為比試死去,但總好過于四十萬大軍給阮小段全滅來的好吧?
“咳咳,倒也是個聰明人。”阮小段適時出來,“我倒是對你們大夏的新君越來越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