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愿意認我為教母嗎?”
當麗絲夫人問出這句話的時候,蘇沫整個人都懵了。
教母,與教父一起,又稱:代父母。
在古時,教子受洗后,教父或教母會教導教子在宗教上的知識,而如果教子的雙親不幸死亡,教父母有責任任去照顧教子。教母(或教父)可替受洗者申明信仰,可替代無能力的父母教育兒童。
在歐美一些地區,教子甚至可以享有和教父教母親生孩子同等的繼承權。
“夫人,您剛才說什么?我是說,我沒聽錯吧?”蘇沫的驚訝溢于言表。
麗絲夫人微笑著說:“你沒有聽錯,孩子,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我也許能有機會成為你的教母。”
“可是夫人,您的丈夫會同意嗎?”蘇沫并不反感,甚至覺得和麗絲夫人成為一家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她知道麗絲夫人的丈夫史密斯先生是一位純正的西方人,如果她今天答應下來或許會給麗絲夫人的婚姻帶來麻煩。
“不用擔心,我的孩子,史密斯一定會喜歡你的。”麗絲夫人臉上是慈祥和藹的笑,這些年史密斯對那孩子的思念不必她少,所以基本上也不存在拒絕的可能,不過既然蘇沫提出來了,她也會解決對方的擔憂:
“不過你的擔憂也有道理,是我太著急了,我今天回去會詢問史密斯的意見,你也可以好好考慮一下,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的,對嗎,親愛的蘇?”
“當然。”蘇沫嘴角勾出一個淺淺的微笑。
麗絲夫人滿意的點點頭,覺得這孩子真是太符合自己心意了。
第二天,她也如愿以償的收獲了一個教子。
但是沒過多久她就開心不起來了——
“有時候孩子太聽話太懂事也不好啊...”麗絲夫人看著自己沒事就整理書籍、整理完書籍就看書的教子,實在是開心不起來。
剛開始她還覺得這樣挺好的,省心,可慢慢的她發現自己可愛的教子身上只有遠超同齡人的成熟而沒有半點兒同齡人的朝氣,換句話說就是:太仙了,缺乏煙火氣。
這要是別人家的孩子,或許還會覺得不錯,可對于麗絲夫人而言,簡直糟糕透了,在孩子少年兒童階段相比于孩子懂事與否努力與否,她更加關心一個問題:你快樂嗎?
至少普遍來看,缺乏交流的人并不會快樂。
可是當她回家求助丈夫時,史密斯先生驚訝的說:“親愛的,這里是古老的東方國度,成熟而穩重的人更受歡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她想要走的路,這樣才能擁有快樂。”
麗絲夫人非常懊惱:“可是她太成熟了,幾乎都不想是個中學生,我并不認為這是件好事兒,史密斯。”
“麗絲,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想想,也許我們親愛的教子喜歡學習和工作呢?如果這是她的興趣愛好,我們所能做的支持。”史密斯的聲音像一陣溫和的風,輕輕拂過人心間。
麗絲夫人被說服了,但還是想改變蘇沫:“你說得對,我們應該支持孩子的選擇,不過我還是認為她應該有一些同齡人朋友,也許可以試試看...”
“麗絲,如果你希望如此并且想嘗試的話就去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