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軍北上怎么辦?”
“漢軍都已經快到興慶府城下了,這個時候還顧得上西軍?”
上面說的那些軍司實際上類似于軍區,都是與南邊的西軍對峙的前線。西夏一半以上的軍力以及幾乎全部的精銳部隊都部署在這一地區。
當國都面臨威脅的時候,西夏人唯一的選擇只能是將南邊的主力部隊調集回來進行救援。至于南邊的西軍會不會趁機北上,這已經是顧不上的事情了。
至于逃跑,城內這么多人往哪里跑?南北都是漢軍,東西都是大漠。他們又能往哪里跑?如果不想投降的話,唯一的選擇就是調集援軍來拯救國都。
調兵的命令是發下去了,可讓西夏人感覺驚恐的是漢軍的行動速度。援軍還沒有回來呢,漢軍的鐵騎就已經出現在了興慶府外。之后這座西夏人的國都就被大批漢軍團團包圍。
岳飛并沒有選擇立刻攻城,而是在西夏人心驚膽顫的注視下將整個興慶府團團包圍起來。之后他親自帶著數萬鐵甲騎兵在遠處埋伏,每當有一支從南邊疾行歸來的援軍出現的時候。岳飛就會帶著強大的騎兵突然出擊,將這些因為趕路而疲憊不堪的西夏軍隊打的落花流水。
這種戰術就是現代世界的華夏經常使用的,圍點打援。實際上這也是燕飛通過電報發給岳武穆的指示。單純的攻占興慶府意義是有,可戰果卻沒想象之中的那么大。只有將西夏人的軍隊主力消滅,才是真正的勝利。
等到一支接一支的援軍被漢軍騎兵干掉之后,困守在興慶府的西夏君臣們才算是逐漸回過神來。任何一個國家的朝廷之中都不可能全都是蠢貨,因為那樣的話這個國家早就滅亡了。有聰明人看出了漢軍的意圖就是殺光西夏的軍隊,可他們卻是無能為力。因為整個興慶府都被韓世忠圍的跟鐵通似的。就連地道都躲不過那些漢軍的搜捕誰也別想傳遞消息出去。
隨著一支接一支的援軍覆滅,興慶府內的西夏人逐漸陷入絕望之中。等到幾支接到消息互相靠攏形成一支規模龐大軍團卻被一戰而破之后,西夏人徹底失去了斗志。
再被圍困了一個多月之后,西夏皇帝李乾順率領文武百官出城向漢軍投降。
不投降也不行啊,城內的守軍大都已經在之前的定州之戰的時候全軍覆沒。現在的守軍都是些強征的民夫。而外面的援軍來一個滅一個,西夏能有多少男人給他們這么殺下去。
內憂外患之下,尤其是當漢軍使用炸藥爆破了一整段的城墻讓整個興慶府直接暴露在漢軍兵峰之下的時候。面對著韓世忠發出的不投降就殺進城內三天不封刀的威脅,李乾順他們別無選擇。
西夏,這個歷史上宛如小強一樣頑強生存了近二百年的國家終于是在這一天劃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