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不已的李世民目光變幻,同時和自己的兩個心腹大臣交流著眼神。而且不時都會來一個‘你看我就知道’的神色飄向燕飛。
看著眼前君臣三人所演的啞劇,燕飛心里明白他們這是又將自己當成了能掐會算,算到杜如晦幾年之內必有病災的神棍。雖然燕飛并非是神棍,可他的確是通過史書記載得知這件事情,也算是未卜先知。
好不容易等到李世民他們演完了這出啞劇之后,燕飛終于是可以等到他們進入正題。
“子厚可知我大唐的世家名門?”杜如晦接著之前的話題繼續走迂回路線。
“五姓七望?”燕飛一聽這話就明白過來,這是要準備對付這些世家名門,難怪沒喊魏征過來。
隋煬帝所創立的科舉制度是一項劃時代的壯舉,這項制度給了平民百姓們一個出人頭地的正式機會。可是在那之前,華夏一直延續的是經濟上的占田蔭客制,與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
占田蔭客制使得大量田地被集中在少數門閥世家手中,這種極端的土地兼并直接導致大量自耕農的破產并且淪為奴隸一般的佃戶。結果自然就是階級矛盾激化,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的結果就是國家力量迅速摔落直到外族入侵將農田變成草場,將所有的一切徹底摧毀。
而九品中正制則是導致那些壟斷著知識的世家門閥同樣壟斷了政.治資源。巔峰時期只要是個官都和這些門閥世家扯不開關系。至于普通平民們根本就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除非是扯旗造反。
依靠著手中的田地與佃戶,依靠著壟斷著知識以及和無數官吏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些世家門閥的影響力之大甚至到了皇帝都難以招架的程度。
聰明才智方面在歷代數百位皇帝之中都能排進前五的楊廣,正是有感于這些門閥世家與關隴軍事集團的壓力。所以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用來消耗他們的力量。同時開工運河征調他們的佃戶。甚至是開創了堪稱是給世家門閥致命一擊的科舉制度。
正是因為這些舉措極大的觸動了門閥世家的利益,在他們的聯手反擊之下,楊廣的天下才會敗的那么快。
這些世家門閥的代表性勢力就是著名的五姓七望。
說來可笑,所謂的五姓七望實際上是被身為胡人的魏孝文帝冊封的。可這些一直都是以正統漢家血脈自稱的士族們卻堂而皇之的接受了這種四海大姓,天下高門的冊封。
并非是他們不明白那些胡人們是想要借助他們的力量繼續奴役那些占據絕大多數的普通漢人,而是因為他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當然不會去反對。利益面前,其它的東西都是浮云而已。
當時魏孝文帝對山.東地區的士族進行排名,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被認為是衣冠所推天下最高門第。后來又加入了隴西李家,形成了五姓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