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沙漠綠洲中方世玉與萬茜徹夜長談。
方世玉將自己如何來到玄天大世界的前因后果,以及認識燕十三的事情一一道來。
在聽完后,萬茜卻笑道:“想不到,還有這等緣分。想必,當初燕太子也想尋你作傳人,如今有此玉璽正好,那便可以奪回大燕國運。”
方世玉從劍中拿出板磚:“那此物便贈予娘。”
萬茜搖了搖頭:“此物已認你為主,還有你沒發現此物中有你武國國運的種子嗎?”
方世玉神情一頓,萬茜接著說道:“有了它,或許可以定位青云大陸所在。”
方世玉眼前一亮,是啊,只要武國尚在,他為武國之王,到時候借國運牽連說不定真的能找到青云大陸的位置。
要知道這國運甚是奇特,能跨越重重空間障礙進行傳遞,想到此處,方世玉收回板磚。
修整一夜好,萬茜帶著方世玉等人向燕國人馬聚集之處趕去。
大唐以西,有一處瀚海沙漠,而越過沙漠則是積貧積弱的元國,元國舊主新亡,新君尚幼,若非是幾位顧命大臣,以及手段強勢的太后撐著,元國早已被陳遼瓜分。
哪怕就是這樣,元國處境也岌岌可危,對于境內的掌控也逐漸下滑。
所以這才有了前燕遺老們茍延殘喘的地方。
他們這些年一邊四處奔走,為復國做準備,一邊聯系燕朝太祖,只是太祖遨游星空,也不知是死是活。
而就在前些年,燕太子卻回來了,一時間燕十三成為了前燕舊部的核心。
只是,燕十三卻丟了傳國玉璽,并且他還一而再再而三的帶領人強闖大唐國都臨安,致使大燕舊部人馬損傷巨大。
舊部中有人開始抱怨,更有甚者找來了燕十三的一名胞弟燕太極,準備擁立他為少主。
此刻前燕舊部中軍大帳中,幾名老將吵得不可開交,有人說:“燕太子乃是國之正統,擁其為少主,名正言順。”
還有人說:“順什么?燕十三乃是我大燕的罪人,他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將士們性命,幾次三番闖臨安,結果是什么?結果就是我大燕僅存的兒郎就這樣白白浪費了生命。還有,大燕國璽不在,我等又談何復國,要我說,不如隨了元太后的意并入元國。”
“元國給燕太子封王,我等麾下將士也有個出路。”
“混賬,此話爾敢再提?我等浴血奮戰三萬余年,為的是什么?為的是大燕,太祖遨游虛空,若是哪一天回來看到我等在元國茍活,我等有何顏面見太祖?”
“那行,不降元可以,那燕十三不得再為少主,當立燕太極,重振我大燕雄風。”
此時有將士道:“燕太極背后有仙門,未必安了好心。”
“笑話,我等就是太過迂腐,仙門又怎樣?當初大燕之所以國滅就是因為不與仙門往來。我等立國在這玄天大世界,莫非忘了根本,這片土地本就是仙門開辟。國運雖強,卻不如仙門逍遙,諸國大帝未必比不上玄天界主,可是你看哪位大帝可曾去找過玄天界主的麻煩?頂多互為掣肘。”
“仙門,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復雜和強大。既然對付不了,何不加入其中?如此以來,我等才有復國機會。我聽燕太極背后的仙門所言,大唐國歷經三朝,然而其開朝國主來歷大有問題。此節,我等正好可以利用,滅唐復燕,必須有仙門相助。”
“那也未必需要燕太極!先帝在位時,燕太極早已被逐出宗室,如今燕太子乃是正統,滅唐復燕唯燕太子可行。”
“國璽何在?無國璽何以復國?”
“投奔仙門就有國璽,就能復國?”
“......”
一時間雙方唇槍舌戰,吵得不可開交。
直到燕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太極以及燕十三一同步入大帳時,雙方這才作罷。
燕十三帶著林戰以及南山禁區的一眾老人步入中央。
燕十三朗聲道:“諸位,我燕十三愧對大家。這幾次率人入臨安救人確實損傷慘重,但那是紅燕將軍的夫君,紅燕將軍為我大燕鞠躬盡瘁,乃是先帝胞妹,也是在座最有資格繼承大燕正統之人。”
燕太極笑道:“區區女流之輩,怎能繼承大統?”
燕十三怒斥道:“你口中的女流之輩正是你我的姑姑,你口中的女流之輩,是大燕開國以來第一女將,你口中的女流之輩曾殺得這瀚海沙漠周邊諸國膽寒,無論東西二州皆傳唱她的威名。你問問,在座的諸位將軍,誰敢說能比肩紅燕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