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那就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大唐之大,整整十三州,這十三州橫跨疆域千萬里,可謂是真正大國,若是擱在方世玉前世,那他現在就不是一國之主,而是一球之主。
如今雖然大唐的高層他暫時控制住了,可是臨安以外的軍政,卻是不在他掌控之中。只是,讓方世玉感到意外的是,就在他宣布建立新朝不久后,周遭諸國陸陸續續地派來了使者。
西邊元國,元和真人厚著臉皮送來了和書,東邊陳國不僅送來了一車又一車的珍寶禮物,甚至還帶來了一個小盒子,盒子中渡劫金丹足足有十八顆之多,這還沒完,還有秀女若干。
北邊倒是只有一個小小的鳩國,說來也巧,這鳩國的國主居然不是人,而是人妖。嗯,人妖血脈的后裔。
鳩國使者頂著一頭鳥毛來拜見方世玉,他來此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徹徹底底的臣服,甚至愿意并入武國。
當然,方世玉在李隆基的提點下,并沒有答應。
是的,李隆基并沒有死,反而成為了方世玉的肱骨大臣,或許在外人看來很難理解。
你一個前朝之主居然厚顏無恥跑去當別人的奴才,可是在方世玉看來這李隆基卻是個識時務之人,他在看到大唐必滅之后,第一時間選擇委曲求全,因為人死了,那便什么都沒了。別說是偌大個江山基業,就是這香甜的空氣,和他都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但李隆基所作所為不僅保住了自己的一條命,甚至保住了李氏宗親的命。歷朝歷代,哪國不清洗前朝余孽,但方世玉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但不清洗,反而大肆重用李唐宗氏之人。
只要不是那種死忠,愚忠的,方世玉一概接納,而那些死忠愚忠的方世玉也沒有通通殺了,而是羈押著。為的,就是新朝的穩定,畢竟名義上這國主是李隆基禪讓的。而李隆基在新朝為官,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如此一來,國體可安,民心可安。對于真正底層的老百姓和中下層的世家大族來說,這皇帝換誰當不是當,只要方世玉不動他們的利益,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那他們也一樣的會山呼圣君。
當然,和凡朝不同,沒人山呼萬歲,因為這樣不是在表達尊敬,而是在咒人死,除了大唐,哪有不足萬載壽命的國主?
至于大唐歷任國主,李隆基也隱晦的告知了方世玉他們的去向,除開老祖被玄天仙人格殺外,還有一些卻是去了另一界。而此界,才是他李氏的源頭,這一界的名字方世玉倒是聽過,那就是玄黃大世界。
方世玉并沒有深究其他李氏宗族的人去了哪兒,他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穩內政。
在打發了周遭諸國后,方世玉開始安排前燕將士,這些人為了大燕浴血廝殺三萬年,他們喊著滅唐復燕的口號,當然真正到了滅唐后,這些人卻鮮有人提及復燕。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新朝之主立國為武,倒是能看作是大燕的延續。
沒有人問方世玉為什么要立國為武,事實上方世玉最開始也考慮過,國號為燕,但是某只膨脹的老虎卻不答應了。
此時此刻方世玉才明白,這白虎就是武國國運的化身,也是神道氣運的延續,立武國承接的是神道氣運,若是輕易改變國體,或許會導致自己的神道氣運流失。
再說了,雖然玄天仙人說他此身宛如新生,乃是塵玉,但方世玉卻始終沒有忘記青云大陸,也沒有忘記神遺之地上的人。
他知道,自己一頭扎進了一個大漩渦,這里有神,有仙,有大帝,有佛,甚至還有域外所謂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敵人,而自己卻無意間成為了各方角力的點。
但是,他一直在試圖沖出去,他不想成為棋子,而弱小的他就只能借力打力。
無論神也好,仙也罷,能撈到手的好處那才是真的。
政事有前朝官吏處理,卻是逐漸穩固,方世玉這才有了時間去找自己的父母好好聊聊。
方烈因為投身入劍的緣故,卻是有了些許麻煩,他雖然能繼續修煉靈修之法,現在卻多了個桎梏,那就是若武國滅,那身為國運之劍的他也會因此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