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伯軍隊本身都對于自己這幾次毫無功效的行動感覺到了疲憊和怨聲載道。此次又要全軍出動,去與想象中十分可怕的對手來一個正面硬碰硬,多少還是有抵觸情緒。全軍的士氣自然要打上許多的折扣。
可起義軍那邊則恰恰相反,他們此時正是蓬勃發展的向上期,有著對傳統力量挑戰的極大動力。不管是為了仇恨、為了尊嚴還是為了理想。這支起義軍從來都不缺少戰斗的理由和決心。
在一個天朗氣清風和日麗的早晨,起義軍嚴整以待在了一片廣闊的空地之上。遠處則隱隱約約的可以看見正在逐漸行來的羅瑪大軍。
對于格雷伯的這支羅瑪部隊,金湛不得不表達一點佩服。因為在整個行軍過程中,這支部隊一直表現的井然有序、步步為營,并沒有出現任何的急功近利貪功冒進的行為。
每天晚上營地的部署及防御都做得完整有效,并沒有給起義軍任何的偷襲機會。而在行進的過程中,格雷伯軍隊也保證了部隊充足的休息。
想要趁其疲憊攻其不備也完全沒有條件。總體而言與之前瓦里留斯的軍隊產生了鮮明的對比,于是起義軍關于出奇制勝的戰略方陣和行動部署則全部泡湯。
只好采用了最為無奈的辦法,將大軍展開與格雷伯的軍隊正面進行交鋒。
格雷伯出于對起義軍的十足重視,第1場大戰就親自上前指揮,同時將他們的戰斗主力悉數帶到了前線。近2萬人的部隊在曠野之上平鋪展開,也不得不說是一副蔚為壯闊的畫卷。
羅瑪軍隊最中間的主戰兵團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羅瑪步兵方陣。這個經典的陣型擊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馬其頓方陣,讓一代天驕漢尼拔也飲恨疆場,可見其實戰的威力有多么強悍。而戰爭的側翼則分別布置了多股騎兵部隊進行機動護衛。
從表面上看來,這絕對是一支陣型嚴整、兵種配備齊全、戰略部署相當合理的鐵軍。那重盾和鐵雨槍林,以及兩側數量可觀的騎兵部隊,以上種種都給起義軍這邊帶來了莫大的壓力。
雖然起義軍之前經過與瓦里留斯軍隊的一戰之后,多少有點心高氣傲起來。可是此時在對方足夠的人數優勢的壓迫之下,依然感覺到明顯的信心不足。
好在鴛鴦戰陣這種對于個人能力要求相對比較低、容錯率很高的陣法配置可以極大程度的削減這種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戰斗力下滑。
因此起義軍大軍倒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慌亂表現。這在對面慢慢行駛過來的格雷伯軍隊看來也成為了起義軍強大戰斗力和戰場信心的外在表現。
可接下來的一幕,令兩軍大部分的將士都目瞪口呆起來。
起義軍根本沒有進行任何正規意義上的戰前動員與陣型調配。騎兵部隊似乎是以一種擅自行動的方式突然發動了起來。而應該與其緊密配合的地面部隊,則似乎并沒有任何的行動打算,遠遠落在了后方。
克雷斯一馬當先帶領著起義軍的五百余名騎兵在原野上開始奔跑并逐漸加速,馬蹄聲如密集的鼓點敲響了這場規模宏大的戰斗前奏。
對于這種一往無前、不留退路的突然沖鋒,羅瑪軍隊這邊感到了不可置信。畢竟他們那個時候所經歷的戰斗,完全沒有按這種套路來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