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就還在疑惑,為什么在官網上還是線下的旗艦店里面那一雙鞋子都要賣2000多?甚至3000多塊?”
“到了這邊的平臺上,同樣打著正品的旗號,卻只賣300多塊錢,我當時還以為是什么清倉處理?”
“結果我才發現那雙鞋子居然是限量版,全球限量都只有十幾萬雙,但是我看那家店鋪的銷量記錄更是離譜。”
“一個月都賣出去了六萬多,這算什么?難道說這個店鋪的能量這么大?全球都只有十幾萬穿的鞋子,他一個店鋪就能夠拿到一半?”
“現在聽這么一說,我算是知道了,那肯定是販賣的假貨,而且還是正大光明的,打著正品的旗號去販賣假貨。”
“下面那些評論也肯定是假的,一個個假惺惺的,都不像是正常人,能夠發出來的評論。”
“一面倒的夸著這鞋子哪里好哪里好?結果我買回來穿了兩天,它就壞了。”
“而且那家店鋪的銷量這么好,肯定是因為平臺在后面給了流量導流的。”
“平臺鼓勵假貨泛濫?真是惡心!”
“抵制杭城馬!”
“抵制假貨!”
“就這樣公開鼓勵販賣假貨的平臺,居然還要做什么正品?”
“你看看!這報道上都說了。”
“那個那個?那個什么,天喵!用的供貨商渠道和原來的平臺是一模一樣。”
“就這樣,飯殼不換芯,這不一樣,還是販賣的假貨。”
“我看這些有錢人啊,是越有錢越沒有道德!”
“這不是明打著想要圈錢?”
“真惡心!”
“下流!”
“至少我們旁邊的包子鋪,每天雖然賺不了什么錢,而且每天還很累,但是至少來說人家用的料都是很正宗,健康的。”
“一個小本企業都能夠做得這么好,這么大的公司,居然還在公開的鼓勵販賣假貨。”
“真是不要臉!”
“我看杭城馬長的就像是一個騙子!”
“就是就是!天喵肯定也不是什么好平臺?打著正品平臺的旗號而已。”
“聽說隔壁的京東,做了很多年的正品行貨了,上面賣的東西很有保障。”
“而且不是聽說618那天有一個活動嗎?”
“可以打很多的折扣,我們干嘛要等到這邊718再來?說不定還會買到假東西。”
“我可算是受夠了假貨的苦,好不容易在網上想著買幾條貼身穿的衣服,試一試網購到底好不好用?”
“結果一買來那個衣服全是臟的,有味道就算了,洗了以后穿在身上居然還長疙瘩?”
“活生生的給我把網購的影響都變壞了,現在怎么一看才覺得?這哪里是網購有問題?這是平臺,做人都有問題!”
大量的評論充斥著整篇報道,被假貨弄得苦不堪言的大眾,還有眾多的贈品平臺廠商紛紛加入討伐假貨平臺的浪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