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皇帝全國尋找失散老兵的消息,像是又一場風暴,席卷了各地軍營。
并且,大梁皇帝還特意將長安城外一百里地圈了出來,全力打造“老兵村”!
這的確提振士氣,軍隊內的氛圍前所未有的高漲。
不過,這一切暫時與張小洛無關。
張小洛的心思,還是在上山上面。
又在天山村苦熬了六天,那個該死的考核負責人,還在閉關!
而因此滯留在天山村內的外來者,也是越來越多,他們都是想要來拜師的,奈何無門可入。
這些外來者,倒是帶動了天山村的經濟,天山村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況。
張小洛坐在城門口的樓梯臺階上,有些小郁悶,他都要懷疑,這是不是天山劍宗和天山村合伙導演好的,為的就是給天山村拉消費?
“媽的,真要露宿野外吃草了!”
張小洛罵罵咧咧的站了起來,朝城門外走去,他得去挖紅薯。
沒辦法,他手頭實在沒錢了。
不少人都跟張小洛一樣,手里的錢基本用光了,也開始出城尋找食物。
一路上,三五作伴,倒也熱鬧,權當是一次郊游。
這段時間,張小洛也結識了不少人。
與他關系比較親近的,是一名白衣男子,額頭上有一枚奇怪的淡紅色符號,形似一個扭曲的王字。
“小洛,你看我逮到什么了。”
秦仁是這白衣男子的名字,此時他的手中,提著一只野兔。
說來也奇怪,每次出塵,張小洛也只能挖到一些地瓜,而秦仁,卻是經常能捉到野雞野兔。
托秦仁的福,張小洛的肚子里,還是有些油水的。
兩人找了處小溪,將野兔拾掇了一下,然后就架在火上烤。
張小洛發現小溪旁竟然有一處洞穴,挺大的,也挺深的,足夠容納兩個人。
于是,張小洛和秦仁一商量,打算搬離客棧,用剩下不多的銀兩,在天山村里置備兩條被子,搬來這洞穴內居住。
就這樣,兩個人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
天山劍宗的考核,一下子就封閉了兩月之久,張小洛他們從秋分等到了立冬末。
與此同時,李家的人,也逐漸把線索鎖定在了張小洛的身上。
蔣睛虹已經開始安排人手,搜尋張小洛的下落。
其實李三茂和蔣睛虹很早就把懷疑目標定為了張小洛,但中間因為古元的阻攔,他們才沒有很順利的進行下去。
直至前不久,古元有事離開了長安,李三茂和蔣睛虹才放開了手腳徹查。
京城曹府。
曹正清的父親曹魏,身為檢察院都御史,官居正三品,在京官之中,算得上是地位頗高。
不過,曹魏為人低調,很少結黨,故此他說的話,一半好使,一半不好使。
自從李前程死后,李三茂沒少找曹魏談心,每每還要曹正清作陪。
李三茂是想從曹正清的身上,得到一些線索。
奈何曹正清隱藏的很好,連表情都沒有暴露一絲。
在古元和李三茂之間,該如何選擇,曹正清還是知道的。
就算李三茂背后站著劉廣成,可那又如何?劉廣成能為了李三茂傾盡全力?
那不至于。
說到底,李三茂也只是劉廣成的一顆棋子,遇到一些困難,劉廣成也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幫幫這顆棋子,畢竟棋子還有用。
可如果是生死大事,想讓劉廣成出手,可就難了。
劉廣成是個明白人,他會寧愿棄子。
這日,李三茂的馬車又在曹府后門停下,一身簡裝的李三茂從后門而入,輕車熟路的直奔曹府客堂。
(本章未完,請翻頁)
曹魏兩個時辰前就得到了消息,早已備好茶水,曹正清也在一旁迎候。
不過,李三茂這次來,竟是連坐都沒有坐,更別提喝茶了,他直接看向曹正清,問道:“你可認識張小洛?”
曹正清心中咯噔一下,但是面上沒有一絲情緒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