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年開始,鐵娘子的私有化政策在那之后的幾十年里,私有化政策的勢頭越來越足。從石油勘探,鋼鐵,再到通訊,能源以及自來水供應,一個個行業徹底變成了私營部門。這標志著英國政治上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這一成功隨后得到世界各地效仿。
說實話,這些壟斷行業的資產,亞瑟看了是非常眼紅的,別以為投資黃金,輕松的賺了那么多錢,也了解未來的大勢,可以借此來玩資本游戲,賺更多的錢,他就很開心,感覺高枕無憂了。
恰恰相反,亞瑟并不想把資本游戲當成他的主業,反而是實業才是長足發展的根本。
資本是天使,資本也是魔鬼。
亞瑟可以靠著了解的大勢賺到錢,但是他不是上帝,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大賺特賺,再說,他記得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內容也只是了了,當未來自己的前瞻優勢都用完的時候,又該如何?
好吧,到時他的個人財富也應該是十分可觀的了,不過,總不能以后就抱著錢混吃等死吧?
資本游戲,在亞瑟眼中就是無根浮萍,或許可以輝煌一時,但終歸無法輝煌一世,無論在哪個國家、哪種規則之下,實業都肩負著價值創造的重任,是創造財富的基石。
在這一點上,亞瑟對于某HUA人首富的觀點十分的推崇,那就是“做生意要記住,手中永遠要有一樣產品是天塌下來你也能掙錢的。”
說實話,亞瑟一直都想在自己有了充足的第一桶金后,就給自己買下一個鐵飯碗,讓自己哪怕是天塌下來,也可以躺著賺錢的實業來給自己的未來和家族的未來托底。
雖然沒有近憂,但也一定要有遠慮。
無疑,布朗ZF要開賣的這些資產,雖然未必是最賺錢的資產,但是卻是壟斷資產,博彩公司,出費大橋,海底隧道鐵路,濃縮鈾公司股份,學生貸款公司,哪一個不是前世想都不敢想的買賣?
“錢到用時,方恨少啊!”
書房中,亞瑟靠在老板椅上,有些唏噓的感慨道,2.4億美元絕對是他前世做夢都不敢夢到的財富,但是,現在他是真的感覺太少了,兌換成英鎊也不過是1.5億多英鎊。
不過,買南安普頓俱樂部前前后后也花掉了三千六百萬英鎊,他這個億萬富翁,雖然是很年輕,但是財富值也應該是最少的。
看來,短期內,自己還是只能靠資本游戲來讓自己的身價提高了。除了繼續押寶黃金,像美國的那些亞馬遜,沃爾瑪,谷歌,奈飛等優質股票,也是要買入的。
既然自己無法掌握細節上的成敗,那么就緊抓大勢,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從之吧!
想到這里,之前的那點因為成為億萬富翁而產生的驕縱得意的情緒,徹底被壓了下去,點上一支雪茄,平復了下心情和有些躁動的思緒,繼續做起了鍵盤工,趕稿。
現在的身價,還不是他可以自由自在的放飛自我的時候,不弄個十幾二十億的,哪里有底氣浪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