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方印章石,除八方雞血石外,剩余二十二方,共計拍的154萬英鎊,平均每方印章石拍的7萬英鎊,而八方雞血石,總價更是超過110萬英鎊,每方價格超過了13萬英鎊。
之所以二十八方印章可以拍出這種高價來,主要還是現在的印章收藏升溫的影響,印章石買家突然增多,哄抬其市價。印章石價格普遍翻倍,像亞瑟手中的雞血石,更是翻至兩番。
三足宣德香爐,13萬英鎊成交。
明末清初,惠孟臣制紫泥銅提梁壺,6萬英鎊成交。
大清乾隆年制的鏨花鎏金單耳雙花瓶最終以讓亞瑟瞠目結舌的22萬英鎊成交,要知道他當時也不過是花了4750英鎊。。。這一來一回整整漲了46倍!
446萬英鎊!
“呼——”
“果然還是天朝的富豪們不差錢啊!”亞瑟再次搖頭感慨道,只不過嘴角上翹的弧度,表明了此時他心情是多么的愉悅。
不過愉悅開心之余,又讓他輕嘆搖頭,前世還為那些富豪們出海回購國寶的行為感到欽佩,不過在親自運作了一番后,亞瑟才明白其中的真諦。
說一句不怕傷人自尊的話,在西方人眼里,那些富豪從國外買回來的所謂“國寶”,大多數只不過是一個東方古國遺失在路旁邊的玩意兒罷了,即使像那一類被人臆稱“只需300件”的元青花,哪一年還不被人家賣上幾件?
亞瑟甚至懷疑和堅信,那些所謂的元明清官窯瓷器,即是再倒騰幾十年,只需那些富豪不差錢,各種大笑拍賣行就絕不會斷貨,說不定還會越賣越多。。。
至于什么傳統文明價值被西方人高度確定。。。海外奪寶,讓西方人看到了我們的崛起,意氣昂揚。。。
現在在亞瑟看來,卻充滿了難言的意味。
要知道,真正能被買回去的東西并不是真正的精品,最佳的文物仍是在外國人手里,更多的真正國寶都還在外國博物館里,那些東西是你出多少錢人家也不會賣給你的!
“咚咚——”
敲門聲,打斷了亞瑟的感慨和唏噓,收起手機,說了聲:“請進——”
“老板,詹姆斯克羅寧律師和大維德拍賣行的負責人到了。。。”推門而入的秘書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