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次,他們的命運,恐怕就要被改變了,奇跡在亞瑟想到他們的時候,就已經被掠奪了!
視頻會議中,亞瑟說了很多關于記憶中眾多APP的功能,說的越多,對面的愛德華臉色越凝重,最后,直接開口勸說道:“老板,功能太多,變化太多,雖然全面,但是卻未必能夠得到用戶的青睞!”
“嗯?”亞瑟被愛德華的話說的有點懵十三,按照他對某企鵝的對比,不是功能越多,越全面越受歡迎嗎?
亞瑟有這種想法不足為奇,畢竟對于INS的了解,他真的是限于從資料和報道了解的那點內容,他甚至都沒有用過。
相比一般APP短則半年,長則兩三年的壽命周期,Ins能堅持一直火爆的態勢,已經超出尋常預計。若是再加入“變化較少”這個限定短語,似乎完全違背了移動互聯網“喜新厭舊”規律。
如果是Ins的初期用戶,就會發現,一直以來,INS在用戶界面,功能等主體方面并沒有多少不同。
透過現象看本質,正是這樣的不變,讓Ins一直堅持了下來。而不變化的核心,就是遵從的是對人xing化操作,用戶心理以及使用習慣等的深度追隨,畢竟總有些東西是很難改變的。Ins巧妙地將這些難以改變的東西,融入到自己的核心之中。
其實,很多歐美的APP軟件都是這樣,這和亞瑟記憶的天朝內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亞瑟的記憶,APP的發展路子是這樣的,先是以簡潔的界面,實用的功能等吸引用戶下載,使用。
在用戶量達到一定量級之后,就開始著手大的更新,增添更多功能。而隨后為保持更新頻率,開始加入很多華而不實的功能,結果無論是APP的響應速度還是用戶體驗開始有所下降。
緊接著,為了盈利,加入廣告,購物,社區,新聞乃至智能硬件等毫不沾邊的東東,徹底破壞這款APP的原貌。
到了這時,這款APP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和功能,只是屈服在金錢的魔力下,變得虛胖,徹底走入全面等于強大的誤區。
天朝的APP以全為榮,因為這樣可以博得投資者的歡心,也能盡快盈利,還能有向各個領域發展的潛力,但是別忘了,一款專業的APP,突然涉足的其他業務,領域相比,往往涉足的只是皮毛,并不受到用戶歡迎!
在歐美國家,反而是認為小而美,專而jing,才是APP能夠得以長足發展的根本。要想讓一款APP成功,并且增加存在壽命,必須回歸本真,拒絕模糊定位,真正踏踏實實地將一件事做好。一旦成為四不像,危機或許也開始籠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