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嘉麗的離開,并沒有讓亞瑟放棄對未來的暢想,同樣的,也沒有破壞他繼續尋找前世的那些只能遠觀,而不能。。。的女神結識。
不得不說,他億萬富豪加貴族伯爵的身份的加成,讓他在派對上十分受歡迎,茱莉亞羅伯茲,朱利安摩爾,伊娃門德斯等等這些,雖然不是他的菜,但是卻相談甚歡的女神們,被他不時說出的笑話,逗得歡笑不止。
深夜派對結束,亞瑟坐車回到了自己的豪宅中,美美的跑了個澡,從浴缸里起來,穿上浴袍,看著浴缸里的水,不由輕笑道:“不知道這些洗澡水,杜蘭特會不會喜歡喝,嘖嘖。”
一天后,亞瑟在家中見到了從倫敦趕過來的收購團隊,通知了巴克萊銀行美國分部的人后,一行人就桌上了飛往紐約的私人飛機。
亞瑟十分清楚,現在還不是他可以在好萊塢這個名利場池塘中任意暢游玩耍的時候,他也沒有這個本錢和資格讓好萊塢的人對他尊敬有加和趨之若鶩。
只有拿下了AMC院線,建立起一條跨洲院線時,他才會成為電影界的大人物,才會讓這群天之驕子,世界巨星們低下傲慢的頭顱。。。
家保羅奧斯特說過在紐約這座“玻璃之城”,四處游蕩的“幽靈”,闖入“緊鎖的房間”。紐約,這座世界之都,有高密度的摩天大廈使人嘆服,但也絕不是冷冰冰快節奏的機器。每個在紐約的人都是冒險家,在這座巨大的游樂場尋找自己的樂趣和位置。美國歷史不長,但論現代大城市的歷史,紐約絕對不短。
當亞瑟的車隊駛入曼哈頓時,亞瑟看著車窗外的車水馬龍,帶著一絲好奇觀察著這個被叫做曼哈頓的孤島,而曼哈頓之所以被人們稱作孤島,不僅是因為它是傲視天下而孤獨的島,同時,也是真的孤獨。
你能想象住在曼哈頓的人有許多一生都沒有離開這里嗎?
這并不是開玩笑,這里真的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曼哈頓,因為這里擁有一切!
財富,時尚,創意,繁茂,銷金,迷炫。這些是曼哈頓,這些也不是曼哈頓。它的孤傲是資本集聚以后的老成,財名顯赫以后的內斂,浮華看慣以后的沉靜。
就好像亞瑟到達時候的天氣,曼哈頓沒有陽光,迎接他的巴克萊銀行紐約分部的經理說,這更像紐約,紐約本來就是陰郁的。
陰郁,是曼哈頓,是紐約?亞瑟是真的不知道,只是覺得紐約有許多地方和倫敦很像,只不過有太多新貴的俗氣,曼哈頓跟倫敦的牛津街也有像的地方,但骨子里脫不了暴富的顯擺。
說曼哈頓代表紐約,紐約代表美國,一般是沒錯的。它融合了白頭鷹價值觀那些,zz,經濟,國力那些,歷史教訓,目光眼力那些。一座城市的性格的形成,總是繞不開這個宿命。
第五大道,第59街,紐約四季大酒店。
亞瑟站在可以360度全方位俯瞰紐約的景色落地窗前,俯瞰著曼哈頓,對身后的屬下們說道:“我喜歡這里,我要在這里有個落腳點。。。”
“好的老板,我們會盡快收集房源資料,供您挑選。”身后的屬下們為首的一人急忙開口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