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因為那種沖動,可能,就是我們逝去的青春吧。”
劇組里,大家也在談論這件事。
陸陽一路走來,卻發現并沒有多少人和林夢瀾打招呼。
或者說,整個劇組中,除了一些本來就是熟人的人之外,大家彼此都并沒有太多的交流。
這是工作常態,但卻并非是一個優秀的劇組應該擁有的氛圍。
劇組,就是團隊。
好的團隊,哪怕是一群戰五渣,也能爆發出很強的戰斗力。
而不好的團隊,哪怕全是大神,也依舊會相互抵消,形成反作用。
蔣導是個文青,對電影的各種細節十分苛求。他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但劇組氛圍這種東西,對他而言就是奢侈品了。
沒有誰會和一個苛求你的上司合作的很愉快或者私交太好的。
這種創作環境,對蔣導來說問題不大,反正電影質量不出問題就好。大不了,他下一部劇再找這些合作者的時候,人家不會再來就是了。
大牌導演要重組一個劇組,不要太簡單的好嘛。
對于幾個主演來說,問題也不大。
質量有保障的情況下,他們拿著高片酬,拍完走人就好,反而灑脫。反正他們的戲份,也沒有人敢做手腳或者不認真。
但對于大部分普通演員和工作人員來說,這種環境就太讓人壓抑了。
工作人員沒干勁,準備不充分,影響了普通演員的發揮。蔣導不滿意,普通演員不斷返工,從而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這種相互甚至是三方之間的不滿會越來越深。
強如星爺,在拍攝《功夫》的時候,也因為這些原因和洪爺帶隊的武指團隊分道揚鑣。
何況蔣導對劇組的統治力,還不如星爺呢?
這些事情,講道理,不是陸陽應該考慮的。
但偏偏他是林夢瀾的經紀人。
而劇組氛圍不好,最直接的影響除了影響拍攝之外,還有一個——那就是會頻傳各種不和的小道消息。
那些消息對其他人影響不大,可對這個階段的林夢瀾來說就致命了。
現階段,林夢瀾必須要實現零差評,才能保持復出的這股架勢。
可以說,這部劇上映之前的任何差評,都會影響林夢瀾將來的大眾形象。
第一印象很重要,復出的意義就在于,一切都重頭開始,包括大眾印象。
偶像派很難拿到獎項、網絡歌手很難被主流歌手行業認可、喜劇導演很難執掌大片,是這些人真的不行嗎?
未必,其中也有佼佼者,但依舊會受類似問題困擾。
這就是第一印象帶來的頑固效果。
一出道就屢屢傳出耍大牌、和別人不合,那以后多半會被打上脾氣不好的標簽。
一出道就和不同的人屢傳緋聞,那必然也會有禍水不檢點等標簽。
這些標簽貼上去容易,撕下來難,有些人一貼就是一輩子。
所以,哪怕蔣導不在意,陸陽也必須有所行動了。
這個劇組的氛圍,必須搞起來。
“你的想法是沒錯的,可是我們該從哪里入手呢?”林夢瀾對陸陽的提議表示認可,兩個人坐在保姆車上思索對策。
而曼妮,因為陸陽已經跟組的緣故,就去外面跑業務了。
林夢瀾強勢回歸,哪怕只是起了個頭,但也有很多有先見之明的合作者找上門來了。曼妮的那個工作室,要開始全力運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