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別生氣,蔣導看中的,是你這張臉!”陸陽不再兜圈子,直說道,“其實你這個角色,戲份上是比老二重一些的。邵斌哥一開始也希望出演你這個角色,但是被蔣導拒絕了,您知道為什么嘛?”
廖梵搖頭,這他還真的不知道。
現目前,不管是從咖位、行業地位還是演技,邵斌都是壓了廖梵不止一頭的。真能演到老三這個角色,廖梵確實很意外。
“因為你這張臉!”陸陽道,“你這張臉,就是典型的反派臉。所以你根本不需要用演技去表現你這個角色的反復和別有心機,你這張臉就完全足夠了。一切都寫在臉上,這本身就是最好的表演。”
“相反,你的演技,應該用在如何塑造一個‘值得信賴的好老弟’這上面。這就是你和邵斌哥最大的差別,他來演你這個角色,才應該是你現在的演法,因為他有一張正臉。”
這話說的是難聽了一點,但廖梵卻如同醍醐灌頂。
他的錯誤就在于,力使反了!
演員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自身外貌和角色之間的關系。
因為這是真實存在的,回避就是逃避。
有些人,天生正臉,只適合演好人。
有些人,天生邪臉,一看就知道是壞人。
這些人要去扮演相反的角色,是需要花別人幾倍的功夫的,而且還未必能出效果。但扮演同屬性的角色的時候,那就得天獨厚,甚至都不需要演技,本色出演即可。
聰明的演員,知道利用這種優勢。
不夠聰明的,則總想打破長相對自己的束縛從而證明自己的演技。
這種“自證法”,有必要,但要看階段。
比如你到了一個瓶頸必須突破或者必須轉型,可以去改變。
但沒到那一步,千萬不要去強求這一點,不然后果大都不好。
小明其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過早的想要擺脫帥氣的外表,走演技路線,嘗試很多高難度角色,最后反而丟了“演技”認證,十多年都難以翻身。
廖梵接受點化之后,劇組再次開機。
結果還真的神了。
誰都能看出廖梵的變化,也能看出蔣導的歡心。
整整幾天,拍攝流暢了太多。
蔣導的滿意度極大的提高了,也就不會噴演員了。
拍的流暢,工作人員不用返工,輕松了不少。
同時,演員不被噴,就沒有不好的情緒,劇組的整體氛圍自然就好了。
一個好的副導演,有時候,真的能讓一個劇組實現升華。
陸陽雖然看似不起眼,但蔣導組建的這艘內地版銀河戰艦,卻也是在他成為副導演之后,才真正的完成了磨合,正式起飛的。
他的功勞和作用,被看多人看在眼里。
……
頂級劇組和普通劇組最大的差別在什么地方?
大概是前者哪怕是在拍攝期間,也會有諸多新聞,熱度不減吧。
因為林夢瀾的緣故,《讓導彈飛》近來的關注度頗高。
蔣導本不愿意配合宣傳,但奈何投資方、出品方的強烈要求,他也不得不偶爾回應一下。
于是,《讓導彈飛》劇組在大眾的期盼下,公布了一批劇照。
未曾想,這些照片,再度引發了一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