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只能是多一些,因為大部分的排片已經在消息傳出的第一時間,就給了兩部好萊塢影片。
一時間,場面上,形成了三強爭霸的格局。
《是他,不是他》最終獲得了百分之三十二的票房,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其余兩部電影也都差不多。
但這只是牌面上的一比一比一。
因為關于《是他,不是他》的票房預測,實際上已經出現了變化。
在《是他,不是他》宣布不撤檔,甚至要提檔的時候,它的預測票房就從五億來到了一億。
遇到大片,絕對是普通影片的噩夢。
品嘗能夠撈到一兩億的片子,遇到超級大片,很有可能只有幾千萬慘淡收場。
何況《是他,不是他》從頭到尾都要和兩部大片打。
這就意味著,它會被從頭打到尾。
而新聞合播之后,各大媒體也反應了過來,不管打不得不贏,但陸陽的做法是很值得贊揚的。
于是大家又紛紛上調票房,調到了兩億。
也就是說,陸陽你還是能夠小賺的。
夠意思了吧?
至于《猿球崛起》,因為極高的口碑,所以票房預測有六億至八億。
而《間影重重4》,由于是經典系列片,很多媒體甚至給出了十億的預測。
畢竟,上一部在國內大殺四方的好萊塢大片,取得了十三億的超級票房,而那,還是前年的事情!
所以,這場看似是三強爭霸、三足鼎立的局面,實際上大部分人認為是雙龍戲豬!
只不過,這話不能說出來。
因為當前,大眾的情緒都在那頭“豬”上,說了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不過這些人其實忽略了一個要點。
那就是電影這種東西和體育不一樣,后者和群眾的支持沒有一毛錢的關系。踢不贏就是踢不贏,打不過就是打不過,足籃打水一場空那是常態。
觀眾再著急也沒辦法。
但電影,大眾是可以做出實打實的支持的。而電影比的,也就是票房。
《少林寺》奇跡,已經過去太久,早已被人遺忘。
在《戰狼2》的奇跡還沒有誕生之前,這段空檔期中,因為部分導演、劇本和演員的成功,電影人們一度已經將觀眾遺忘。
只要拍的好,觀眾就會看。
票房不行,說明這一屆的觀眾不行。
大家早已失去了對這位“票房直接貢獻者”應有的尊重。
而他們也根本不知道,這種尊重,到底有多強大的力量。
但陸陽知道。
……
電影上映前夕,有記者采訪到了《猿球崛起》的導演魯伯特。
這位中生代導演雖然對種花市場并無惡意,但同樣,也沒有太多的尊重。
“我沒有看過種花電影,也不夠了解種花市場,因為我的作品本就是為了好萊塢而生。贏得好萊塢的信任,是我主要目標,至于其他的……拜托,好萊塢都認可的東西,在其他地方怎么會失敗?”
盡管記者的提問中可能故意設置的有漏洞。
但魯伯特的這段回答,還是過于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