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來賓,大家好,新年的鐘聲正在向我們靠近……”
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無論大家如何抱怨上一年春晚的失敗,但每到除夕夜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打開電視,收看新一年的春晚。
一整個國家,除了最基本的維護秩序等人員還要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之外,其余人全部停止生產活動,開始一段長達七天、九天、十二天甚至是大半個月的假期。
這是對資本、效率、九九六、加班等詞匯最大的羞辱。
以至于現在很有一部分資本家想要取締春節這個種花傳統節日。
九點四十,雪國列車女團的舞蹈節目出來了。
當她們出現的時候,現場還好,但網絡收視率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同一時間,相關的網絡討論量也開始暴漲,達到了今年春晚的巔峰。
當然,考慮到春晚的受眾,雪國列車女團的舞蹈是經過了專門修改的。
寒國女團的舞蹈動作,最開始還好,但后來逐漸發展成了一些“姿勢大全”。
但凡是她們用出來的熱度高的動作,不要懷疑,在床上用起來都非常得勁。
這也是那些財團大佬后來為什么那么“青睞”女團成員和女練習生的原因。
因為“所見即所得”。
所以雪國列車女團的動作經過了修改,但凡是大尺度的統統去掉。
春晚,不需要你有多么的出彩,但一定是不能出錯的。
十點半左右,陸陽和林夢瀾的小品《扶不扶》登上了舞臺。
這幾年,因為某些山頭把持了語言類節目進入春晚的名額,很多想要上春晚的明星都必須要聯系他們,往里面塞人。
以至于這幾年的大部分小品等節目,人數越來越多。
三個、五個、七個、九個!
但其實回顧過去的經典,超過三個人的節目都已經非常少了。
原因有很多。
其一,表演時間就那么多,人多了,表演者就很難獲得集中的表演時間,影響發揮。
而觀眾,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中,去記住那么多人物關系。
所以小品一開始走的就是“簡單流”。
臺詞簡單、人物關系簡單。
其二,表演人多了,有人是老手有人是新手,配合起來沒有那么默契。
這個配合,指的不是不出錯。
出錯的表演,沒有資格登上春晚舞臺。
當然,也有人說很多經典的作品都有出錯啊。這倒是真的,可人家接下來了,甚至是完美的接了下來,這種出錯不會造成任何負面效果。
這也是因為人少,彼此很熟悉,你就算不按照臺詞來,我都有很多方法把劇情拉回去。
這一點,沈騰和馬麗就做出了很好的行動解釋。
或許沈騰不說,沒有任何人知道沈騰在表演《扶不扶》的時候忘詞了,然后瞎說了一大串。
其三,頂級的表演需要化學反應,而人多了很難產生化學反應。
本山大叔和范偉就算是站在那里不說話,哪怕只有一個眼神,你都能感覺到范圍又要被坑了。
沒有臺詞,但他們的一舉一動、眼神嘴角,都在遙相呼應。
這未必是他們主動的,但卻是一種渾然天成的默契。
人多了,就會破壞這種肉眼難辨但確實存在的玄妙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