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某些高片酬的演員,自然而然要為此背鍋。
比如皇城根的一線女星唐詩瑤。
她這兩年勢頭確實不錯,但最近八千萬接下了某部電視劇,還是讓人覺得十分震驚。
畢竟此前林夢瀾從五金影后的位置上回歸電視劇,也才拿了七千萬片酬,而且還備受爭議。
怎么現在隨便一個女星就能拿八千萬了?
對此,唐詩瑤也很苦惱啊,他這八千萬又不是真真切切的拿了,為什么大家非要集火她啊?
而且劇組十億投資,她那八千萬算啥?
就算她的片酬有問題,可這部劇其他地方就沒有問題了嗎?
真正有問題的地方,大家根本還沒注意到。
但唐詩瑤不可能說,說了以后就沒有這樣的大制作找她了。
而且她也知道,在說自己片酬問題的媒體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這個劇集的人干的。目的就是要把大眾的目光拉在唐詩瑤身上,不然大家繼續找,會找出更多麻煩的地方的。
比如服化道啦,這些項目的開支同樣離譜,而且遠比唐詩瑤的片酬離譜。
唐詩瑤這個不是個例,此前也很有一些明星出演過這樣的“大制作”。
同樣的六七個億,陸陽去拍的是好萊塢大制作電影。
而國內某些人拍的卻是“大型”、“古裝”、“玄幻”電視劇。
誰在裸泳,還用得著等潮退的時候才看得出來嗎?
當然了,這個資本運作的問題,此前曾主任和寶道老師已經聯手整治過一波了,效果非常明顯。
但這一次和上一次不太一樣。
上一次,是傳統行業資本對娛樂圈的入侵,企圖讓娛樂圈成為他們的某個渠道,本質上不是沖著娛樂圈去的。
但這一次,是互聯網資本對娛樂圈的入侵,本質上就是沖著娛樂圈來掘金的。
只是他們在掘金之前,會先大規模的投入,把市場占據完成之后才開始割韭菜。
這是兩個不同的環節。
國內很多人都娛樂圈的資本膨脹看成是一個歷程,但其實不是。
目前的國內娛樂圈,已經進入了后者。
比如其他幾個媲美唐詩瑤的六七千萬片酬的演員,他們參與的劇組就并非喜錢的,而是正兒八經的拍攝。只是因為這些公司資歷淺,不出高價請不來頂級的演員、導演、編劇、劇組工作人員等。
所以他們只能砸錢。
而這樣的公司還不是一家兩家,而是十多家。
這十多家公司背后,毫無疑問都是互聯網企業注資的。
他們用高于市場價的價格,邀請各種明星參與他們的拍攝。一時間,別說其他明星了,就連雪國娛樂的部分明星也是優先拍攝這些公司的作品。
畢竟拍自家作品賺三百萬,拍人家的作品賺兩千萬,這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一時間,傳統娛樂公司的作品產量大大降低。就算是自家的戲,明星也都少了很多,很難出現以往那種全明星陣容。
作品的成績又怎么可能好得了呢?
皇城根影視這種巨頭,都有大半年沒有任何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出來過。
他們幾乎淪為了給別人作品提供藝人的中間商了。
這樣短期內收益固然巨大,可長期來看,再過兩年,還有誰知道皇城根影視?
大家只知道企鵝旗下的北極熊影視、阿里麻麻旗下的淘貝影視、千度旗下的千度影視、V博和青檸視頻聯合的新極光娛樂、各種視頻旗下的各種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