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切換到大旗唱片內部的工作人員的角度,只要東勝傳媒許諾不裁員,他們也非但不會抗拒對方的入主,甚至說不定還挺歡迎——大旗唱片原來的那些大股東們存在感太弱了,每年就是收割利潤而已,員工對他們毫無歸屬感。
但東勝傳媒卻是個大家庭,而且他們能給大旗唱片提供的行業內的資源和力量上的幫助,卻很有可能會幫助大旗唱片發展得更好。
完全沒有理由反感。
大家惟一的擔心和戒懼,就是怕被東勝唱片給吞掉。
那樣一來,很多兩家唱片公司重疊的工作崗位,就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但這一點一旦放到旗下的歌手們身上,卻又完全不必擔心了——每一個能混出頭的歌手,都是優良的資源,別管上頭的老總和股東換成了誰,難不成還能把自己手里的資源給裁掉?
兩家業內頂級的唱片公司的關系更近一步,對很多歌手、音樂人來說,都是有益的,都意味著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光明的前景。
當然,面對的競爭也會更加慘烈。
但競爭本來也是難以避免的,內部競爭再弱,也總是要走出去,到市場上去直面整個國內歌壇的慘烈廝殺的。
所以,理論上來說,只要何群玉和大旗唱片的高管們這一層扛不住,接受了收編,底下的工作人員和歌手、音樂人們,是沒有太多反抗的動力的。
唯獨……自己。
“好的,我們把視線收回來,那么,剛才我們看到最新的這一段采訪,是來自于被收購方大旗唱片的董事總經理何群玉先生,我們不難發現,大旗唱片的管理方,對于東勝傳媒忽然的強勢入主,是持歡迎態度的,那么,林所長,對于這一次的收購,所帶給大旗唱片的影響,您有什么看法?對于完成了這樁收購之后的東勝傳媒在未來的發展,又有什么樣的分析?”
“嗯,好,那……我覺得對于這一次的收購,資本市場已經給出了最直接的反饋!這個消息是昨天下午爆出來的,到了晚上,消息靈通的人,已經基本可以確定消息的真實性了,所以我們看到,今天早上一開盤,東勝傳媒的股價是一路飛起呀,說明大家是很看好這樁收購的!”
“嗯。”
“那么,上午十一點左右,東勝傳媒正式發布公告,宣布以總計162億有余的價格,完成了對大旗唱片53.4%的股權收購,獲得了絕對控股權之后,尤其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這一次的采訪,大旗唱片的管理層對于東勝傳媒的入主,持歡迎態度,市場立刻就給了回饋!”
“嗯。”
“我們都知道,東勝傳媒在元旦前成功上市,發行價是75元每股,節前的時候,最高股價一度沖到了122元每股,但是后來,受到他們制作和發行的電影《武蹈派》票房與口碑不佳的影響,其實在整個節前,這只股票的整體趨勢,是下跌的,說明市場對于東勝傳媒的影視制作能力,多少有一些存疑,但即便如此,它始終都守住了110元的關口!我們現在再看,它在下午兩點十分的股價,已經再度沖上了120元每股的高價!而且我預估,接下來幾天,這只股票的價格,還會往上走一段。”
“嗯。”
“原因何在呢?不但是因為東勝傳媒是娛樂產業第一股,也不只是因為它擁有著在娛樂產業的全產業鏈布局,我想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在于,在完成了這次收購之后,東勝傳媒在國內的音樂產業這一大塊中,已經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絕對的掌控!關于這一點的話,有心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網上查一下,前幾天剛剛公布的金琵琶獎的提名名單!”
“嗯。”
“東勝唱片,是東勝傳媒的全資附屬子公司,大旗唱片,現在是由東勝傳媒絕對控股,持股超過半數,而這兩家唱片公司,對于國內的音樂產業,對于國內歌壇,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龐星、彭向明、關玉良、蔣纖纖、周舜卿、蘇明煜、樊紅玉、周宇杰、伍漢倫、胡靈靈,等等等等,國內歌壇最能打、最紅的歌手,可以說,有超過半數,甚至是大概三分之二,都在東勝傳媒旗下了!”
“嗯。”
“比如像最近國內歌壇最紅的,彭向明,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叫《22》,現在整體銷量,已經超過3500萬張了,要知道,他這張專輯,是一張大專輯,由十六首歌曲組成,網絡售價是48元,3500萬張,就意味著單單這一張專輯,在上市半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創造了接近17億元的銷售額,加上網絡音樂銷售,是可以直接購買單曲的,試聽點播也是收費的,這就使得,我們粗略估計,這張專輯上市半個月,所創造的總銷售額,很可能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30億!”
“嗯。”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當這張專輯上市滿一年的時候,按照業界銷售的慣例來估算,它的銷售額將很有可能是超過40億,甚至是45億的!他一個人、一張專輯,所創造的營業額,將超過一家大型企業!”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