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商知道張茂林會去碑林嗎?
為什么能做出這樣的判斷?
他當然不知道。
但是如果這個血案,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針對林商而來的局。
那么幕后設局的人,就一定會想方設法的,讓張茂林去碑林,與林商碰面。
因為這個血案的背后,真正要對付的人是林商。
至于如何讓幕后布局者知道。
這難道很難么?
布甲人衙門,雖然真正在職的只有林商、文雪峰、梁侓以及上官狄四人。
但是張玉雷當初招買來,負責打掃、維持的仆人,卻有數十人。
更有梁侓領來的十幾個上陽府衙役。
這些人,都可以充當眼線。
更甚至,幕后布局者,可以用一些更神奇的手段,遠程監控也說不定。
本就是防不勝防的。
而布甲人衙門,也并未富裕到,可以找數個陣師、界師,輪番上崗,在府衙內設立各種針對性的陣法、結界,防范各種偵測、窺視手段。
當初張玉雷安排重整布甲人衙門,也只是打了個基礎而已,雖然也有一些還不錯的休閑設施。
不過,相對而言,那些設施,算是很便宜的了。
關于林商的真正打算,說那句話的目的,梁侓似乎一無所查。
文雪峰卻表情微微起了變化,顯然是對林商的用意,有了些許猜測。
“會不會···太冒險了?”文雪峰擔心問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且···我的時間本就不多了。”林商說道。
老樹巷的血案隱瞞不住。
對梁仲達而言,不好交代的是上官,是圣皇。
而對林商而言,不好交代的是黎民,是百姓。
百姓感念蟻林軍的護國之義,故而林商在慶豐之夜,方能攜帶民意,逼迫圣皇答應祭祀蟻林軍。
但是同樣的,林商的敵人,也可以利用百姓的盲從。
用蟻林棄卒殘害百姓為由,引起公憤。
布甲人衙門,作為報案衙門,沒有保護好報案者,更可以引發一系列無端的猜想。
時間拖的越久,謠言和猜想就會越多。
在幕后黑手的推動下,這件事的熱度不會下降,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漸漸的平息,反而一定會愈演愈烈。
到那時,再稍加引導。
裁撤蟻林軍與布甲人衙門的呼聲,就會自發的從民間響起。
然后再由朝中掌權者們順水推舟。
設局者,深知林商軟肋所在。
所以這一戰,林商必須接下。
但是同樣的,布局者也擔心遲則生變,會因為布置時間拉的太長,而出現某些不可控制的變數。